户外探索 > 乡村新韵:“塞北第一村”的致富密码

乡村新韵:“塞北第一村”的致富密码

发布日期:2025-08-01 09:55 5126人浏览 文章来源:大同晚报


(图片为资料图)


  盛夏云中美如画,秀美乡村待客来。“晋北桃源”花塔村、山水田园车河村、“黄花之乡”唐家堡村……大同的乡村一村一景、各美其美,一村一策、别具魅力,绘就出一幅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新图景。这一期《相遇·大同》走进杨家窑村,打开“塞北第一村”独有的致富密码。


  “山水不高尽是坡,土地瘠薄石头多。”14年前的杨家窑村,还是大同云冈区口泉乡的“石头村”,贫瘠的山区地貌,让这座村落的产业发展甚是艰难,村集体欠债4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如今,却以“塞北第一村”闻名,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示范村,是什么让“石头村”逆袭蝶变?致富的密码正是一朵小小的兰花和一杯醇香的牛奶。


  炽烈玫红、柔美淡粉、清雅纯白、璀璨鹅黄,走进蝴蝶兰种植基地,一朵朵兰花色彩斑斓、摇曳生姿。1.6万平方米智能温室内,60余个品种的蝴蝶兰四季绽放,从基础色系的经典品种到稀有色系的特色品种,形成“花瀑式”景观,观赏期延长至数月。一朵朵兰花盛放的背后,是杨家窑村“生态产业化”的转型智慧,通过科技赋能,智能温室的精准培育,年培育蝴蝶兰超30万株,产值突破1000万元。不仅如此,当地还创新销售模式,依节令推出主题花艺组合,线上批发、线下直播,“云端花朵”远销北京等一二线城市,最远可到达新疆喀什。这份“浪漫经济”为资源型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破茧成蝶”的鲜活样本。


  检验、贮存、杀菌、灌装……在牧同乳业忙碌的生产车间里,一杯杯醇香牛奶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2015年,村集体投资2.4亿元创立牧同乳业,打造从牧场到工厂的“千米黄金链”。鲜奶10秒内完成锁鲜处理,避免运输污染;机器人码垛、无菌灌装技术减少人工干预,保障产品安全;开发特色“黄花牛奶”、高端艾蒙塔尔奶酪,依托上市平台与文旅融合,打造“牧同”地域新名片。这场黄金千米的“牛奶革命”,让村民变身“数字新农人”,过上了家门口就业的幸福生活,牧同乳业也成为该村从贫困村蜕变为“塞北第一村”的核心引擎。


  “一业兴则百业旺。”一朵蝴蝶兰花与一杯牛奶共生传奇,托起了杨家窑村的振兴梦想。现如今,大同的乡村正通过“千万工程”引领、农文旅融合、生态修复等路径,从“单一生产”逐渐走向“诗意栖居”,在黄土高原上书写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奔赴的新篇章。         



文字:王东蕾

编辑:黄   敏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