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展示 > 归来是院

归来是院

发布日期:2023-05-12 18:28 23112人浏览 文章来源:晋中晚报

  

  山西晋中有个闻名遐迩的榆次老城。老城正东面有一个不大的院落,人称“老城小院”。


  走进这座小院,哈,原来这是一个精巧紧致的“小王国”——不算开阔的空间里,园林“景点”星罗棋布,稠密而不拥挤,簇集而不逼仄,真是独具匠心的设计。这算是我观赏过的最精致的古院落了。头一天,山西下了一场罕见的“四月雪”。火车清早进入太行山,驶入山西大地,窗外一片白茫茫的景象,这可不像是“乍暖还寒”,简直要复归“地白风色寒”的冬末了,要不看下当时气温:2度!雪,还是停了,融化成水,院落的廊檐下,偶有雪水流淌,落在头上,凉丝丝一下。历经春雪的洗礼,小院湿漉漉的,处处散发出水灵灵的清凉春意。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轻踏地板,是怕惊动了主人吗?是,也不是,你看,上上下下的台阶,进进出出的小门,精致典雅的一步一景,可舍得匆匆而行?李煜词曰“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不正是这老城小院的写照吗?


  走进小院,仿佛置身于江南某个小城的园林之中。一汪清水,几处奇石,似古人散落的遗物;叠石为山,水石相映,木以荫蔽日,又丛莽一片,花草一方,几多情趣,颇有苑圃之美。跨入小院,穿过亭榭廊槛,疑惑已是尽头时,前面忽现窄门,往里走,便豁然开朗起来——这是另一个院落,别有洞天,成排的屋舍中,甚至“藏”着一个可容纳上百人的会议室!“小院”可不小,这便是曲径通幽之妙。“幽”在何处?无穷尽也。“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国人性格向来以“内敛”著称,古典园林也讲究曲折蜿蜒,藏而不露,意味深长。本人不懂古建筑,纵然是琼楼玉宇、雕梁绣柱,也看不出个门道来,但却能感受到它的古朴自然之美。据说这座老城小院重建和装修的时候,借鉴了贝聿铭的现代简约理念,而它整体上依然体现的是传统园林庭院的风格。


  走进小院,满处的景致氤氲着威严而恬静的气息。小院建于何年代?它的主人是谁?它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侵蚀与时代变迁?大家聆听,打探,无不兴趣盎然。对老城颇有研究的邓亚昆副会长介绍说,这小院的主人是刘仲经。查有关资料,刘系山西太原人,光绪十六年进士,官至茶马同知执掌“茶马监督府”,正五品。刘仲经的后人中,有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回到小院,拥抱那棵100多年的老香椿树,几天后老人便离去了。我想这拥抱,是她一生中最深的情愫,也是最后的力量……潇河汩汩,静静流淌,经年累月,从不停息,裹挟着永恒的岁月,和人生的悲欢离合、兴亡盛衰、奋进崛起。如今,这里成了晋中市收藏家协会的驻地,它的藏品可能算不上浩如烟海,却都是代表性的珍宝臻品。“藏协”的功德,在于它收藏着一座千年古城的历史。这个小院,也是山西财经大学晋中校友会的活动基地,以我的眼界看来,它可能是绝无仅有的设在古老院落中的一个校友会!小院,曾经的士绅宅邸,如今却成了莘莘学子的“校友之家”,不得不说是一个文脉的延展与传承。而今我与学友共聚,别有一番滋味,“善建者不拔”,想想财大校训,想想晋商精神,它们与三晋大地的历史文化不早就融为一体了吗?


  我来晋中的头一天,便在这座小院里品尝了晋中校友会为校友们订做的“晋泰轩”老陈醋——它称得上是校友酒的“姊妹篇”了。我曾有幸被聘为校友酒的“形象大使”,一看老陈醋自然就有了几分亲切感。打开瓶盖,嚯,一股特殊的熏香味道扑鼻而来,几人小心翼翼,喝下一小口,纷纷大呼过瘾,“好醋,好醋!”操持此事的孙晓斌会长很是开心,于是带着大家,寻着老陈醋的味道,驱车20多公里,来到了“龙眼井老醋坊”——它是酿造山西财大“校友醋”的地方,是一家有着悠久酿醋传统的厂家。古法发酵,传统酿制,现代灌装,一道道工序、一条条生产线、一座座颇有气势的储罐,让我们大开眼界。古人云:“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沉埋更倚天。”制曲苦,酿醋累,一瓶老醋,要通过如此繁难精细的酿造过程,才有卓尔不群的醇厚口味;一番事业,何尝不是历经万千磨难、千锤百炼才能成功呢?


  老醋坊的创业精神令人难忘。带着“龙眼井”的香甜气味,三个多小时后,我们从醋坊回到了小院,这院落四周的高墙并不难逾越,小院并不孤单,更不闭塞,它连着外面的广阔天地,庭院内外,已成一体。原来一道高墙、一座厅堂,只为身心疲惫的人们遮风挡雨而已。


  来晋中不能不逛榆次老城。我们从小院出发,踏入咫尺之遥的老城。老城已有过大规模的修缮,按照统一规划,修旧如旧,整齐排列,但也遮不住边角地带的残垣断壁、陈年瓦砾,老同学说:“其实这才是更值得看的地方!”老墙古街,流淌着历史的血液;一砖一瓦,昭示着历史的沧桑。漫步城里,恍如完成一次穿越。古城无言,却时刻讲述着晋商的辉煌往事;在它的周边,则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现代场景。


  说起“院”,那可是个朦胧而深邃的乡情记忆,是个一大早就飘来花草香气的地方,是个承载着痛苦、欢乐与梦想的地方。国人的小院情结,历来为文人所称颂,留下了无数优美感人的诗篇。踟躇于老城小院中的“校友之家”,久久不肯离去。想起人生,也有感怀,其实我们不需要太多的“高大上”,不需要多大的空间,有一个温暖的“家”就好,这便是:阅尽世间繁华,归来一方小院!


  “老城小院”说小也不小,它不正是榆次老城的浓缩吗?推而广之,展开思考,则有如下“浓缩”类比:古城之于榆次,晋中之于三晋,山西之于华夏。我敢说,它们,是有“代表资格”的。


  文字:李锡文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