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展示 > 大同长城:边塞烽燧间的文旅新画卷

大同长城:边塞烽燧间的文旅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5-07-22 10:44 3923人浏览 文章来源:大同晚报


云雾中的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如情似梦


  盛夏时节,我市乡村的无垠田野翻涌着碧浪,蜿蜒其间的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宛如黛青绸带,将千年烽燧与葱郁田野串联成一幅流动的画卷。微风轻拂中,骑行者沿着公路探访古堡箭楼,触摸夯土城墙的岁月留痕;自驾游客追随着袅袅炊烟,在农家院落品尝黄糕莜面,用舌尖解码边塞风情;摄影爱好者支起三脚架寻找完美构图,让古老关隘与自己的身影定格成“最美瞬间”。


  在游客们多元化的游览体验中,大同长城的独特魅力焕发出勃勃生机。


  “如今,边塞长城的故事正通过旅游公路的蜿蜒延伸、文化场馆的沉浸展示、民宿集群的袅袅炊烟,被赋予全新的注解。”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会长袁建琴介绍说,大同长城地处晋冀蒙交界处,历经汉、北魏、北齐、明代,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众多游客走近大同长城,感受这里的边塞风情、民族融合、边贸互市、军事文化等,并以多种多样的体验方式,不断“解锁”游览大同长城的种种新玩法。其中,沿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感受长城风貌,是不少游客的首选。


  “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的贯通,为游客了解长城、感受长城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全新的游览视角。这条蜿蜒的公路,串联起天镇李二口、阳高守口堡、新荣得胜堡、左云摩天岭等标志性长城段落,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文化旅游带。”在袁建琴的娓娓讲述中,属于大同长城的斑斓盛夏被生动勾勒出来。这幅栩栩如生的图景以长城为魂、田园为幕,将骑行体验、乡村度假、赛事活动、康养休闲等元素巧妙融入游客的旅途。同时,不断增长的客流量也为沿线乡村带来全新发展机遇,暮色四合时,长城的另一种风情在民宿的灯火中弥漫。


  在左云县管家堡村的农家乐里,炖羊肉的浓香与莜面栲栳栳的热气交织升腾,店主一曲高亢的耍孩儿或悠扬的道情,让原生态的乡音荡涤游客的心灵;在天镇白羊口的长城人家,现代民宿与古长城相望,游客于欢声笑语中感受厚重历史;钟爱美酒者,则寻至阳高守口堡处的酒坊,琥珀般的杏酒在杯中轻漾,烽燧的剪影沉入酒香中。袁建琴向记者细数着这些风情各异的民宿和驿站,她说,这种深度旅游模式让游客不再是匆匆过客,能够真正融入当地生活。


  “长城的打开方式远不止于此。”长城保护的实践者陈建文向记者分享了他的独特视角,“摄影、研学等游玩体验,也让长城展现出更丰富的魅力。”说着,他指向远处的山峦,“你看这起伏的山势,配上蜿蜒的长城,随手一拍就是大片。到了夏天,阳高守口堡等处,漫山遍野结满了杏果,摄影之余还能体验采摘的乐趣,边摘边尝,真叫一个美。”


  “现在研学游也特别火。”陈建文话锋一转,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孩子们游长城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跟着老师或专家实地学习,摸一摸夯土修筑的长城,听一听岁月沉淀的老故事。长城不再只是历史的标本,更成为一部徐徐展开、供人沉浸品读的立体史诗。”         




文字:陈   杰

图片:戎禹仁

编辑:黄   敏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