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展示 >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探大河文明】 旅游公路驶过“浪浪山” 穿梭忻州访古建览山河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探大河文明】 旅游公路驶过“浪浪山” 穿梭忻州访古建览山河

发布日期:2025-08-22 10:11 7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青年报

  当“浪浪山”成为年轻人心中家乡与远方的情感锚点,那些藏在文化作品里的东方美学密码,正悄然指引着一场跨越时空的相遇。从《黑神话:悟空》里惊艳全网的忻州五台佛光寺斗拱,到《浪浪山小妖怪》中具象化的古建身影,三晋古建魅影与黄河秘境,唤醒了人们对传统美学的向往。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忻州段,循着光影与山河,寻访“大唐遗珠”佛光寺,到清凉五台山聆听梵音钟声,凝视黄河奇湾,对话千年工匠,感受“浪浪山”里的东方美学。


“大唐遗珠”佛光寺电影中小雷音寺原型


  2024年盛夏,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以燎原之势席卷全网,画面里那些飞檐斗拱、摩崖石窟、神佛造像在吸引网友们惊叹目光的同时,也让“大唐遗珠”佛光寺火爆“出圈”;2025年,央视春晚节目《栋梁》通过情景演绎佛光寺的发现之旅,绝妙斗拱、壮丽彩塑,在光影技术的还原中逐渐揭开了这处“中国第一国宝”的神秘面纱;2025年8月,暑期档热播电影《浪浪山小妖怪》里频频出现山西古建元素,“小妖怪们”到达的小雷音寺正殿,原型正是佛光寺。


  “大佛光寺,国之瑰宝。”佛光寺位于忻州市五台县佛光新村,是中国仅存的几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寺庙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寺内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和唐代题记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被誉为“四绝”。


  为了将电影中小雷音寺的庄严呈现出来,导演於水专程到佛光寺采风。他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感觉:“爬上一段特别陡的台阶,眼前出现的是一个庞大的木构殿宇,蓝天白云下,能看到对面的五台山,那一刻我特别感动,一下子就懂了古人的感受。”


  佛光寺之精华,尤以东大殿为胜。1937年,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亲自来到佛光寺进行了考察、测绘,确证了佛光寺东大殿是一座唐代建筑,并称其为“中国第一国宝”。


  而小猪妖在后院烧袈裟时,背后出现的佛塔,则是佛光寺东大殿南侧的一座六角形砖塔,名叫“初祖禅师塔”。祖师塔,建于北魏时期,是唐代会昌五年灭佛被毁时留下的唯一建筑物,也是全国仅存的北魏时期两座古塔之一。


  随着《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佛光寺的文化景观有了双重呵护。文化景观保护条例针对自然与人文融合的复合型遗产制定专门规则,针对佛光寺这一处国保单位出台文化景观保护条例,在山西是第一家。


“清凉佛国”五台山 圣境禅意可观可感


  当数字化复原技术能够完整重构盛唐瑰宝时,一场关于文化的追寻便开始了。接下来,让我们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忻州段,朝着五台山踏上朝圣之旅。


  车行渐入台怀,一股沁人心脾的凉意便透过车窗涌来,瞬间涤荡了旅途的疲惫与城市的燥热。这里平均海拔高,夏季平均气温17.9℃,是名副其实的“清凉佛国”。


  五台山不仅是避暑天堂,更是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文殊菩萨演教说法的根本道场。清晨登东台顶,日出云海间,清凉可抚平来访者的浮躁,梵音钟声更可涤荡心灵。拜访五爷庙、黛螺顶,皆可感受“清凉圣境”的禅意。


  据了解,今年暑期,五台山景区日均接待游客4万人次,其中25到35岁的年轻群体占比达58%。这些年轻人或是独自背着登山包,或是与朋友成群结队,为这座古老的佛教圣地增添了不少青春活力。


  此外,作为《山西省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旅游公路规划纲要》中的支线部分,五台山东线旅游公路项目正在加紧施工中。据了解,公路通车后,背靠南梁沟原始生态林,游客可依次观赏东台、北台、中台、西台等风光,还可从石咀镇直达台怀镇,将极大地缓解目前南线进山车辆通行压力,与现有南、北、西线形成4条进出景区干线的交通闭环,提高游客通行效率。


险峻防线老牛湾 长城与黄河“握手”


  影片中,“浪浪山”是家乡的代名词,“离开浪浪山”是无数努力打拼的年轻人“去外面看看世界”的朴素愿望。当我们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离开浪浪山,凝视车窗外的那一刻,会发现母亲河一直陪伴左右,那份牵挂也化作清风,让旅途更美好。


  离开五台山,直奔偏关,那里有母亲河最极致的美。


  长城与黄河第一次“握手”的地方在哪里?在老牛湾。老牛湾在哪里?在山西西边的忻州市偏关县。


  “曾经最险的地方,如今成了大家最愿意打卡的地方。”当地经营农家乐的村民惊讶地说。从烽火连天到山河多娇,从险峻防线到网红打卡地,偏关老牛湾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承载着文化的变迁。


  老牛湾古堡建于明成化三年,坐落在黄河悬崖峭壁上,是屯兵防御的城堡。望河楼迄今保存完好,是老牛湾的标志性建筑。老牛湾古村落依山而建,几乎全部采用石头石片堆垒而成,整个村庄就是一个经典的石头建筑博物馆,岁月的痕迹就这样几乎原封不动地被保留下来。


  景区人员介绍,近年来,老牛湾景区作为黄河入晋第一站,举办了“新能源+绿色农文旅”招商推介会、“晋蒙陕黄河两岸三地景区联动”座谈会及老牛湾码头开埠仪式和关河口景区电音节、非遗汇演进景区等项目,推出了沉浸式、互动式、场景式体验活动,让游客在历史的长河中穿梭,感受古今交融的魅力。


华丽回旋乾坤湾 百里长峡中最美


  距离老牛湾不远便是乾坤湾,黄河在此舞出巨大“S”形的华丽回旋,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称为“百里长峡中最美回环”。


  该景区包含八景,即明门、八卦台、乾塔、坤阁、神牛犁河雕塑、人行景观步道、景观墙、三不猴观景亭。八卦台与乾塔、明门位于同一中轴线上。乾塔是一个八角塔,仿明代风格,配有八卦图案,形成南有文笔塔北有乾塔的呼应格局。如今,该景区打造了集观光、写生、摄影、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精品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忻州段,自驾前来领略黄河风光。


  循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脉络,偏关在山水之间勾勒出一幅文旅融合的精妙蓝图。同时,该县持续升级旅游基础设施,沿线特色乡村驿站次第落成,尤其是黄河·乾坤集高端民宿的成功运营,搭配桦林堡、高家上石会村等乡村民宿集群,形成了多层次、高品质的住宿体系,为全域旅游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从佛光寺的唐代木构到乾坤湾的黄河回旋,从五台山的清凉梵音到老牛湾的石筑沧桑,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忻州段串联起的不只是一处处风景,更是一场关于“浪浪山”的深层对话——原来,“离开浪浪山”的追寻,终会在触摸文化根脉时,找到“此心安处”的答案。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