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云冈,秋意正浓。当第一缕晨光掠过武州山,照亮那一片依山开凿的千年石窟时,整个景区便沐浴在一种庄严而静穆的氛围之中。2025年10月25日上午9时35分,云冈石窟景区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年游客接待量首次突破500万人次大关。而就在这一天,景区依然迎来了12909名参观者。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云冈石窟人气持续攀升,更打破了北方旅游景区传统的季节性规律,呈现出“淡季不淡”的文旅新景象,为秋日的云冈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生机。
精细服务
破解“淡季不淡”成因
游客量的持续增长,对景区的管理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云冈研究院始终秉持“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贯穿于游览的全过程。
面对可能出现的客流高峰,景区早已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应对机制。“网络预约购票系统”成为引导游客错峰出行的关键因素。游客通过线上平台提前规划行程,有效避免了现场排队拥挤,实现了客流的时空分散。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庆中秋等重大节假日,景区创新性地推出“延时开放”弹性运营机制,通过适当延长开放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的参观需求,让每一位慕名而来的观众都能从容感受石窟艺术的震撼。

深秋游云冈,感受自然与历史的独特之美
走进景区,科技的力量无处不在。一套“实时监测与动态预警系统”如同无形的守护网,覆盖着核心游览区域。分布在各大洞窟的传感器,如同敏锐的神经末梢,持续不断地采集着人流密度、移动速度等关键数据。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数据实时跳动,一旦某个区域的瞬时客流超过安全阈值,系统便会自动发出预警。随即,广播里的温馨提示、工作人员及时的现场疏导便会启动,引导游客向人流较少的区域移动。这套系统不仅保障了在超大客流下的游览安全,更精心守护着游客的参观体验,确保每个人都能在相对舒适、静谧的环境中,与千年的艺术珍品进行深度对话。
文化活化
营造“沉浸体验”氛围
曾几何时,文物景区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往往是“单一的景观”和“静态的陈列”。如何让沉睡千年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讲出新时代的故事,是云冈石窟面临的重要课题。
云冈研究院给出的答案是:持续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创新性转化路径。今年以来,一系列特色展览的推出,极大地丰富了云冈的文化内涵,使其从单纯的“旅游目的地”成功向多元的“文化体验地”转型。
“探弥·云冈:超沉浸数字光影+XR大空间展”“云冈石窟诗词民族管弦乐”演出,以及全国科技周、文化自然遗产日、精品研学团等特色活动,让游客在视听共鸣中触摸历史温度。“云冈·千年回响——第五届全国壁画大展”汇集当代壁画精品,与古老的石窟壁画形成跨越千年的艺术共鸣。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探弥·云冈:超沉浸数字光影+XR大空间展”。在这里,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游客可以“穿越”时空,置身于虚拟复原的洞窟之中,甚至可以与古老的造像进行“互动”。这种超越物理限制的体验,不仅让文化表达更加“接地气”,极大地激发了年轻游客的兴趣,也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数字世界中,文物获得永恒的生命。
这些创新实践,如同为古老的云冈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其文化表达方式变得更加多元、生动且富有吸引力,真正实现了让收藏在洞窟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守护根脉
在游客增长与文物保护间寻求平衡
游客纷至沓来,是文化魅力的证明,但也对脆弱的石窟本体构成了潜在压力。云冈研究院始终将“保护第一”作为一切文旅发展的核心原则和不可动摇的底线。
今年以来,保护工作的力度空前加大。云冈研究院先后对第5、6、7、8、9、10等多个洞窟开展了系统性日常保养维护,这些工作细致入微,凝聚着云冈人的心血与智慧。目前正在搭架进行保养的第5窟,便是今年的重点项目。工作人员在高达十余米的脚手架上,小心翼翼地清理着积尘,检查着岩体微小的裂隙,用最专业的技艺和最大的敬畏之心,延缓着时光对这些无价之宝的侵蚀。10月25日,景区还策划了特别活动,从当日入园游客中随机抽取了11名幸运观众,在文物保护人员的引导下,走进正处于搭架保养阶段的第5窟,近距离感知千年石窟的造像肌理与艺术脉络。
除了传统的人工保养,一套“科技+人工”的双重、立体化保护体系已经构建成型。通过无人机巡检,监测洞窟顶部岩体稳定性,预警可能的地质灾害隐患;洞窟内,高精度的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控着微环境的变化,确保温度、湿度指标始终处于最适宜文物保存的区间,为石窟营造一个恒稳的“健康气候”。
与此同时,“数字云冈”这项宏大的工程也在持续稳步推进。利用三维激光扫描、高清摄影测量等尖端技术,云冈研究院数字化团队对重点洞窟进行着毫米级精度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目前,已完成全部洞窟80%的数字建档工作。这些海量的“数字档案”,不仅为未来的文物修复、深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最精确的“底本”,更催生了线上展览、虚拟漫游等新的展示方式,让全球的爱好者无需亲临,也能身临其境地领略云冈之美,实现了文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共享。
云冈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年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是云冈石窟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更是新征程的起点。“淡季不淡”的背后,是精细化服务带来的舒适体验,是创新性表达激发的文化活力,是科技赋能实现的永续传承,更是千年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的蓬勃生机。深秋游云冈,游客领略的不仅是石窟艺术的雄浑壮丽与斑斓如画的自然风光,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世界文化遗产之地的生动实践与精彩叙事。这幅“淡季不淡”的新图景,正是云冈石窟走向未来,迈向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有力宣言。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