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空穿越至地球,当山西的山河从眼前掠过,心跳早已跟不上时空的奔涌。尤其是穿梭其间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宛若镶嵌在巍巍太行山上的一条丝带,依托山形走势,蜿蜒前行,南起晋城市沁水县龙港镇尧都村,北至忻州市繁峙县平型关,纵贯山西东部。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开启一场穿越千年时光的旅程,探索太原宝藏地,古城底蕴深;探访明清时期金融中心,见证晋商传奇;探寻太行古堡,感受古韵悠悠。
俯瞰晋阳春秋
融入锦绣太原
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城市,自古就是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融的重要地带。在这座城市的怀抱中,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太原古县城。它位于太原市区西南部,地理位置优越,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人文背景,是太原历史文化的缩影和见证。那连绵的城墙,连贯着古今,向内俯瞰晋阳春秋,向外融入锦绣太原。
今天的太原古县城,是在明清太原县城基础上修复而来,而明清太原县城是建立在晋阳古城遗址之上的,它沿袭了晋阳古城“城池凤翔余”的古老建筑格局,是晋阳古城文化历史的延续。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太原古县城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古城内保存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包括38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儒家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东岳祠,位于古城东北角,与一般庙宇建筑布局多为对称形状略有不同,正殿之东另有小院,号曰“吕祖堂”;正殿之西建有殿堂3间,号曰“奶奶庙”。
除了文庙、东岳祠等建筑外,古城内还有王琼旧居、陈畏三旧居、东街村秦氏民居等多座传统民居。漫步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内,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历史的脉络上,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沉淀了数百年的文化底蕴。
如今,太原古县城已是知名度极高的旅游景点、山西文旅新地标。登上城墙,可以俯瞰整个古城风貌,既可以触摸千年古韵的厚重与深邃,又能聆听今朝新声的活力与希望。
太原古县城不仅仅是一座古城,还承载着人们对历史的探索和对未来的期待。在这里,可以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勇气,领略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体验新晋文旅地标的澎湃活力。太原古县城正以崭新姿态迎接八方游客,书写属于这座古城新的篇章。
走过千年历史
商都芳华再盛
在世界上还没有华尔街的1824年,这里已经开创了华尔街的事业;在全世界都忙着旧貌换新颜的当下,这里依然保持着 2000余年前的样貌。只要来到平遥,便可一览数百年前的中国华尔街诞生地,领略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风采。世界遗产委员会有关专家考察论证后评价道:“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来到平遥古城,梳起油头发髻,穿上中式服装,扮一回晋商少奶奶,是很多人的必做项目。体验陈醋制作、感受推光漆器、品尝平遥牛肉,领略山西特有的文化与味道,更是奇妙的经历。晚上,或沉浸在《又见平遥》情景体验剧中,感受晋商精神;或享受3D灯光秀,看科技手段展现的古城之美;或在古色古香的小馆里浅酌,都别有一番韵味。
登上城墙,远远望去,青砖高墙犬牙交错,古朴雅致。循着古车辙去亲手触摸古城墙上的垛口、城楼、角楼,可以感受城防将士登高瞭敌、指挥作战的运筹帷幄。
平遥古城是一座 “活着的古城”,生活在其中的当地人,早已成为这片风景里最独特的组成部分。如今,古城依旧人来人往,旧韵犹存,但在人们踩过的砖石之下,全新的城市脉络正奋力涌动。随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建成通车,给平遥古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借助“遗产保护首善地、国际旅游目的地、晋商文化窗口地、特色产品展示地”建设,平遥探索出一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创新路径,这座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文化巨族之宅
古堡古韵悠悠
在太行山南麓樊溪河畔,坐落着美丽古朴的皇城村。伫立在村中的皇城相府,被誉为“中国清代北方文化巨族之宅”,是清代名相、《康熙字典》总阅官陈廷敬的故居。
随着清脆的开城“锣声”,雄壮的鼓乐、威严的仪仗队伍,还有那一声宏亮的“圣旨到”,大型开城仪式《迎圣驾》表演拉开帷幕,康熙皇帝下榻皇城相府的情景再现眼前。
金碧辉煌的御书楼、气势恢宏的功德牌坊、宏伟壮观的大学士第、固若金汤的河山楼、层层叠叠的藏兵洞、古朴典雅的南书院、风光旖旎的止园……悠悠古堡载光阴,历史的余韵,在皇城相府留下时间的印记。
近年来,皇城相府集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相继开发了九女仙湖、生态农业园,修建了相府宾馆、贵宾楼、明清商业街、相府庄园及旅游道路、停车场等,不断完善各项旅游配套服务,提升旅游品牌品质,成功实现了“民居—景点—品牌”的华丽转身。
皇城相府景区的成功开发,让皇城相府集团蹚出一条“黑色”变绿色、地下转地上,从“卖煤炭”到“卖文化”“卖风景”的绿色转型之路,成为山西省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标杆典范。
从20世纪80年代“靠天吃饭”的小山村,到如今产业多点开花的“中国十佳小康村”,皇城村立足自身优势,扎实推动樊溪河畔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走出了一条可圈可点的乡村振兴之路。乡村振兴,首先要产业振兴。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才能兴村富民。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皇城村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文旅康养产业为牵引,整合周边村庄优势资源,积极打造樊溪河畔共同富裕先行区,联合周边村庄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带动、机制创新、连片协同的发展路径,实现了党建堡垒“硬”起来、区域资源“活”起来、集体经济“壮”起来。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实现了村强民富的跨越式发展。
供稿:卢 亚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