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万寿菊’颜色多么艳丽,就像灿烂的小太阳。带着爸妈来逛,既能赏菊又能感受敬老氛围,这趟来得值。”11月2日,来自市区的游客王宜春举着手机,镜头里金黄的菊海与身旁老人的笑脸相映成趣,他一边帮父母调整拍照姿势,一边忍不住和身旁的游客分享喜悦。

当天是高新区杨家庄乡小西庄村重阳节“金菊靓银龄”敬老活动暨首届菊花会的最后一天。工作人员介绍,活动期间,40多个品种、2万多株菊花次第绽放,有的雍容华贵如金色绣球,有的清新淡雅似素衣仙子,每一处景观都引得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园区日均接待游客超500人,成为周边市民休闲打卡的热门之选。
表演区里,村民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正轮番上演,欢快的锣鼓声、悠扬的歌声、灵动的舞姿交织在一起,地道的乡土风情让现场气氛热烈。花卉园一角,砂锅宴同样人气爆棚。临近中午,花卉园搭建的临时用餐棚里座无虚席,阵阵香气从砂锅里飘出,引得不少游客排队等候。“我们早早就过来占位置了,就想尝尝这地道的农家砂锅。”正在用餐的游客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家人点了砂锅、烙饼等,味道十分地道。而在离花卉园不远的村口,两家饭店也顾客不断。
“提起咱小西庄村的特色,这传承多年的砂器不能少。这次办菊花会,我想借着游客多的契机,把咱的砂器好好推广推广,没想到砂锅宴这么受欢迎。”小西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郝俊红看着眼前的火爆场景,脸上满是欣慰,“这也让我更加确定,发展乡村旅游不能只靠单一的景观,把‘赏花’和‘美食’结合起来,既能留住游客,又能给村里带来新收入,这条强村富民的路肯定能走长远。”
热闹景象的背后,是小西庄村支村“两委”班子两年来的不懈耕耘。在确定村子发展方向时,支村“两委”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最终决定围绕花卉产业、非遗砂器传承等特色资源做文章。
按照这一思路,小西庄村盘活30余亩闲置场地,投入438万元精心打造了这座花卉生态园。1536平方米的现代化温室大棚拔地而起,棚内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温光水肥的精准环控,各类花卉长势喜人;9000余平方米的花卉展示中心配套建成,“草花—宿根—球根—种苗”全链条种植结构初步形成。如今,这里不仅是培育优质花卉的产业基地,更成为集观赏游玩、农耕体验于一体的绿色家园,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生态红利。
此次菊花会的举办,不仅带火了花卉和餐饮产业,更激活了村里特色产业的活力。煜祥砂器、泉白酒、好味道压饼等产品深受游客青睐,销量节节攀升。“这几天,我们的文创茶具系列卖得特别好,很多游客都是看完菊花后过来选购,一天能卖出几十套。”阳泉市煜祥砂器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喜明介绍。邻家好味道压饼厂更是不愁销路,常有顾客从酒厂和砂锅店“串场”过来购买。
夕阳西下,花卉园里的游客渐渐散去,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菊花的清香和发展的喜悦。“未来,我们会继续深耕特色产业,厚植文化底蕴,把小西庄村建设得更美丽、更富裕,让菊花的芬芳飘向更远的地方,让乡村振兴的画卷越绘越精彩。” 郝俊红眼中满是期待。
供稿:王嘉崧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