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美食 > 晋菜杂粮·忻州厨王

晋菜杂粮·忻州厨王

发布日期:2023-05-15 18:21 文章来源:忻州日报

  

c85dddd5-61dd-4ca1-9461-a65c65956309.jpg.jpg

  “晋菜杂粮厨王争霸赛”“厨王”陈云飞


e322c7ff-3604-47e7-b0a3-b177511229a9.jpg.jpg

  “晋菜杂粮”新菜品——藜麦猪手


2bd9bf6c-f582-43a8-b756-784bd8abe6a3.jpg.jpg

  煮熟的藜麦


24b7329b-924f-402f-9832-f4840cd6111c.jpg.jpg

  五味调和


  忻州第一位经官方机构评选、认证的“厨王”乃神池人士——2022年10月7日,忻府区俊峰饭店厨师陈云飞,在“晋菜杂粮美食节厨王争霸赛”上胜出,夺得“厨王”称号。


  “晋菜杂粮美食节”是忻州2022年“丰收节”系列活动之一。忻州几十家餐饮单位的120位厨师,经过4天6场、5个项目的厨艺比拼,除决出“厨王”外,还评出“十佳杂粮面点名厨”、“十佳杂粮晋菜名厨”、“十佳杂粮晋菜研发团队”。


  陈云飞和俊峰饭店的老板王俊峰都是神池县东湖乡人,两人还是小学同学。初中毕业后,这两个农家子弟分别从家乡出来投师学艺、闯荡饮食江湖。二十多年前,王俊峰在忻州城区开了一家小饭店,后来三易其址,渐渐越做越大,现在是得胜河捞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十多年前,陈云飞在忻州街头偶遇老同学,遂结束漂泊生涯,在俊峰饭店掌勺至今。


  从“厨子”到“厨王”,还有“晋菜”“杂粮”等话题,我们且从“得胜河捞”的“河捞”说起。


“河捞”·“饸饹”


  20世纪80年代初,忻州(忻府区)每年夏季都要举办物资交流大会。每逢会期,从北门城楼往北一直到长征街口,新建路两旁帐篷搭的临时摊位一家挨着一家。经营的商品五花八门,赶会的百姓摩肩接踵。进城赶会的农民,如果城里没有亲戚,中午就在沿街的“帐篷饭店”里喝碗河捞“改善生活”——这其实也是当年不少农民进城“赶会”的主要目的。


  交流会期间,还邀请一些文化、文艺界名人来忻州。有一年,请来著名学者、语言学家吕叔湘作讲座。吕叔湘是中国语言学界“泰山北斗”级的人物,担任《现代汉语词典》主编几十年。讲座一开始,吕老在身后的黑板上写了几个字:“河捞”“河涝”“何劳”。听讲的人们面面相觑,不知老先生何意。吕老清一清嗓子,操一口温软的“江苏普通话”娓娓道来——


  我在忻州街上,看到几家小饭店挂着的牌子上,有的写“河捞”、有的写“河涝”、还有写“何劳”的。我今年八十岁,还没有见过“河捞”这种食品。进去一看明白了,原来是“饸饹”!


  吕老从“河捞”的正字“饸饹”讲起,一下子抓住了听众。


  老先生从语言学的角度继续分析——百姓把“饸饹”写成“河捞”,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河捞”之“河”,这里名词用作状语,是“从河里……”之意——煮“河捞”的大锅面少汤宽,捞面时还真像是“从河里捞”。然则“河涝”何意?“何劳”就更不知所云。


  吕老说,过去老百姓识字不多,“讹音成字”的现象在全国都很普遍。把“饸饹”讹成“河捞”,慢慢就约定俗成。如果在牌子上写“饸饹”,估计乡亲们就不知道这是卖什么了。不过,老百姓可以卖“河捞”、吃“河捞”,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可要认准“饸饹”……


  时隔几十年,当时吕老还讲了些什么统统忘却,只有“饸饹”二字留在记忆深处。


  《辞海》中有关于“饸饹”的定义:北方一种用荞麦面轧成的食品。压饸饹离不开“饸饹床子”——将其架在锅台上,将和好的或荞面、或豆面、或白面攥成圆柱形塞入饸饹床子有圆眼儿的空腔里。挤压饸饹床子的木柄,面团通过圆眼被压成小圆条,直接落入烧沸的锅内。


  2016年,忻州市参加“人说山西好风光”旅游主办城市竞选,央视主持人讲了一个“得胜河捞”的故事——


  北宋年间,辽国军队频繁入侵中原,杨六郎率军镇守雁门关。杨家将士风餐露宿,当地老百姓就把荞麦面、莜麦面、高粱面压制成“河捞”,煮熟后浇以羊肉和土豆做成的臊子犒劳将士。吃两碗这样的“河捞”后,将士精神抖擞、冲锋陷阵、得胜收兵。久而久之,当地百姓就把这河捞叫作“得胜河捞”。


  中国各地的传统特色美食,一般都要附会类似故事、传说,无法证真,却也不好证伪。忻州荞麦、莜麦种植历史悠久,忻州人压河捞、吃河捞估计也源远流长。


  看电视的王俊峰灵机一动,迅速抢注“得胜河捞”商标,并注册成立得胜河捞餐饮有限公司。只是,王老板注册的还是“河捞”——只有忻州人明白是什么食品。


  忻州尤其是忻府区、定襄、原平的老百姓,向来有“二月二喝饸饹”的习俗。忻州位于晋北、晋西北,因为气候、降水等原因,小麦不宜普遍种植。过去忻、定、原多种高粱、玉米,西八县则广种莜麦、荞麦、黍子、豆类等杂粮。忻州人的主食,过去就是高粱面、莜面“鱼鱼”,高粱面“壳壳”、玉米面、莜面“窝窝”,乃至饸饹、油糕、酸粥……


  在“厨王”前面加上“晋菜杂粮”的定语,在突出地方特色的同时,也在传递一个信息和导向:忻州是中国“小杂粮之都”,但忻州小杂粮的烹制方法就那么有限的、传统的几种,举办“晋菜杂粮厨王争霸赛”,意在引导、激励忻州餐饮界的高手们推陈出新,挖掘本地特色美食,把“晋菜杂粮”烹制得南北咸宜、色香味美、广为人知。


  至于陈云飞夺得“厨王”,其实主要拜其独特的创意、创新所赐。他把忻州的一种小杂粮与另一种常见食材巧妙融合,从卖相、口感、营养诸方面打动了评委,为“晋菜”与“杂粮”的烹制开发出一个新菜品。


“晋菜”缘何不成系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中国是餐饮文化大国,菜式之多、味型之广、做法之精巧繁复,全世界首屈一指。所谓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环境、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公认的地方菜肴系列。清初,川菜、鲁菜、淮扬菜、粤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清末民初,从川菜中分出湘菜,从粤菜中分出闽菜,淮扬菜又分为苏菜、浙菜和徽菜,形成了中国汉民族饮食的“八大菜系”。


  无论“四大”还是“八大”,某一地方菜成为“菜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必须“被全国各地所公认”。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但山西菜也即所谓“晋菜”,却不在中国几大菜系之列。有人分析,“晋菜”之所以冲不出娘子关,是因为“晋菜”无川菜之麻、少湘菜之辣、缺粤菜之精,一言以蔽之,“晋菜”没有自己的特色。其实,“晋菜”不能独树一帜的原因,主要还是受资源或者说食材的限制,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有就是,山西人历来信奉勤俭持家,千辛万苦发家致富后,第一要务就是置地盖宅子。在山西百姓心目中,“好吃”跟“懒做”并列,为世人所不齿。


  一个地方有没有好吃的东西,除了物产丰富,历史上还得少有战乱,百姓生活相对安定。兵荒马乱,命也保不住,哪里还顾得上研究吃?我们自豪地说,忻州是“历史上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碰撞、交融的最前线”,是“兵家必争之地”——但胡汉相争,百姓经常流离失所,也决定了忻州饮食文化的底蕴不足。


  1934年11月9日,蒋介石、宋美龄、邵力子一行三人由南京抵定襄县河边村拜访阎锡山,阎当天中午在阎府东花园宴请贵宾。这顿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请老蒋吃什么,阎肯定是经过反复斟酌、深思熟虑。最后,还是端上了忻县、五台、定襄一带款待贵客的“五盔四盘”。


  盔,忻州人指像瓦盆而略深的陶瓷器皿。当日的菜谱是:五盔——红烧猪肉盔、红烧牛肉盔、萝卜丸子盔、红烧豆腐盔、红烧土豆盔;四盘——定襄蒸肉盘、清烹莲菜盘、豆芽粉丝盘、凉拌海带丝盘。


  我们看这些菜品,所用食材完全是民间常用的“大路货”。据说,吃遍五湖四海的蒋、宋夫妇,对这量大份足的“五盔四盘”,倒也吃得津津有味。


  忻州人的饮食习惯,东六县和西八县其实差别甚大。究其原因,历史上西八县靠近游牧,东六县偏重农耕,游牧则肉食资源丰富,农耕则崇尚精耕细作、精打细算。过去,西八县人笑话忻州人,说过年也只舍得割二斤猪肉。其实,困难年代,神池、五寨的普通百姓,炖羊肉也无非过年时才能解解馋。


  忻府区、定襄的土特产蒸肉,就是当地百姓在肉食匮乏的条件下改善生活的产物——在土豆泥、淀粉中混入少量猪肉置碗中蒸而熟之,冷却后切成薄片,红白肉粒星星点点。说是蒸“肉”,其实就是稍见荤腥的“粉面圪垯”。“蒸肉”这个发明创造,全国也可能只有忻、定、原一带才有。在缺衣少食的漫长岁月,忻州先民用“蒸肉”这种方式,表示了对生活最后的倔强。


  菜系的形成,其实还跟当时交通、信息的局限有关——人们难以实现大范围的流动,“四大”或“八大”菜系方显得界限分明。现在,各大菜系已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各菜系之间菜品的改良、融合已经成为大趋势。不过,某菜系的“招牌菜”千烹万饪,荟萃了该菜系的菁华,体现了这一菜系最显著的特色,食材未必名贵,味道深入人心。说川菜,就是麻婆豆腐、回锅肉、夫妻肺片、宫保鸡丁;说鲁菜,就是九转大肠、葱烧海参、油爆双脆、四喜丸子;说粤菜,就是烧乳猪、白切鸡、红烧乳鸽、脆皮烧鹅;淮扬菜,当推水晶肴肉、松鼠鳜鱼、清炒虾仁、红烧狮子头;在湘菜馆点菜,不点剁椒鱼头你就是外行;品浙菜,桌子上怎么也得有西湖醋鱼。


  一说山西菜,首推过油肉。但除了过油肉,“晋菜”还有哪些“招牌菜”?


  俊峰饭店另一位大厨王师傅说,他年轻时学手艺,师傅教会他山西“四大看家菜”——过油肉,糊肘子,小酥肉,香酥鸡。


  晋菜虽不能与“四大”“八大”菜系比肩,但山西面食认第二,全中国没有哪个地方敢认第一。


  山西面食品种多、花样多,主要是晋中、晋南等小麦产区的贡献。大同刀削面现在挺有名,也就是近十几、二十年才有的事。喜欢面食的吃货都有共同体会,一碗面好不好吃,除了面食本身是否筋道、顺滑外,北方人所说的“臊子”、南方人所说的“浇头”其实更关键。


  作家陆文夫20世纪80年代写过一篇小说《美食家》。说是小说,其实完全可以当纪实文学看。陆文夫从小生活在苏州,把苏州的传统美食、烹饪手法描写得活色生香,把“美食家”朱自冶刻画得活灵活现。


  朱自冶是个“吃瓦片”的资本家——祖上给他留下无数房产,解放前靠收房租日子过得无比滋润。此人没有其他追求,惟一的爱好就是吃。每天早晨眼睛一睁,朱自冶头脑里便跳出一个念头:“快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


  一碗面能有啥讲究?跑堂的一看朱自冶,便自动喊出一串“切口”:“来哉,清炒虾仁一碗,要宽汤、重青,重浇要过桥,硬点!”啥意思?朱先生要的是清炒虾仁面,要宽汤(碗里的汤要多)、重青(多放蒜叶)、重浇(浇头多,面少点)、过桥(浇头不能盖在面上,要放在另外一只盘子里,吃的时候用筷子搛过来)……


  一碗面的吃法,已经叫人眼花缭乱。相形之下,山西人吃面,臊子大抵两种——肉(猪羊肉)臊子,西红柿炒鸡蛋。我们有独步华夏的面食,却没有与之相配的臊子。“晋菜”不能名列“四大”“八大”,于此也可知一二。


“厨王”,是这样炼成的


  “厨王”陈云飞,是《高手在民间》这个系列出场的第三十一位民间高手。


  老北京管餐饮业叫“勤行”——从业者须手勤、眼勤、腿勤。陈云飞自十七岁时从神池东湖老家出来入“勤行”,至今已有二十八个年头。


  陈师傅个头不高、相貌敦厚。按说他走南闯北也去过不少地方,但性格却十分内向甚至到了害羞的程度。受访时,记者用笔一记,他就手足无措、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有人“晕镜头”——平时口齿伶俐,一对摄像机就语无伦次。而像他这样“晕笔”的,还真是头回见。


  初中毕业后,云飞跟班里大多数同学一样不能再升学。在一位太原做厨师的远房亲戚拉引下,到省城一家饭店学厨艺。


  跟游戏中的“升级打怪”一样,学厨师也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跟所有学厨艺的小后生一样,陈云飞先从打杂开始。


  打杂是后厨营生最多、报酬最低的工种,老北京也称之为“碎催”。一天起来就是打扫卫生、装卸东西、择菜洗菜,啥脏活累活尽管招呼就是。做在人前、吃在人后,谁不顺心也能“呲啦”他几句。


  打杂小一年后,开始“打荷”——打杂的升级版。“打荷”这个称谓源自粤菜酒楼后厨,简言之就是给大厨打下手:调料添置、料头切制、菜料传递;给菜料上浆、挂糊、腌制;吊制清汤、高汤;协助厨师制作造型……“打荷”是成为炒锅师傅的第一步,整天围着大厨转。只要你“眼里有活儿”,把师傅伺候“入法”了,他颠勺时就不会把你支开。


  “打荷”小半年后,开始“配菜”——把经过刀工处理后的主料和辅料适当搭配。配菜,直接关系到菜品的色、香、味、形和营养价值。在后厨,配菜的比打荷的又要神气一些,工资也会高一点。


  在太原这家饭店,陈云飞“打荷”时服务的厨师是位湘菜大师傅,同时也是这家饭店“包厨”的厨师长。神池山村出来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干活儿踏实能吃苦,师傅安顿的营生从来不打折扣,大厨对他也就另眼相看,指点他的时候加心在意。在这家饭店学厨三年,陈云飞掌握了饭店后厨的全部流程,烹调简单的菜品已不在话下。


  从太原这家饭店出来,陈云飞应聘来到晋中乔家大院附近的乔家宾馆,专做蒸菜、蒸鱼。两年后到晋城的凯丽华大酒店,开始专做夜宵,接着炒了三年本地菜。再后来应聘到潞安矿务局不对外的食堂,专门给德国专家做中餐。


  陈云飞说,学厨师,开始只是把它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在晋城凯丽华大酒店,他炒的几个拿手菜客人经常点,有的客人在饭店吃了不说,走时候还要打包。时间一长,虽说工作量要明显大于其他厨师,但陈云飞从中也体会到了成就感,对厨师这个职业也就越来越上心。有时候琢磨一个新菜品,后厨收工了,他一个人还在那里鼓捣。新菜出来后大受追捧,陈云飞的感觉就如同小时候大费周折终于解出了一道数学题,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从谋生的手段到喜欢的职业,从被动的打工到主动的追求,在探索厨艺的道路上,陈云飞从初窥门径到登堂入室,从略有小成到融会贯通,起码在忻州餐饮界,有他这一号人物了。


当藜麦遇上猪手


  2011年以前,忻州人尚不知藜麦为何物。12年后的今天,藜麦,这种来自安第斯山脉的古老植物,已经列入忻州小杂粮序列,成为忻州小杂粮“一粱(高粱)、二薯(马铃薯、红薯)、三麦(燕麦、荞麦、藜麦)、四米(小米、黄米、糜米、甜糯玉米)、五豆(红芸豆、大豆、豌豆、蚕豆、绿豆)”中的一员。


  说起来,藜麦跟玉米、马铃薯、红薯都是“老乡”,都来自遥远的美洲。“大航海时代”,玉米、“二薯”飘洋过海来到中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传统食物。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20世纪80年代,藜麦被美国宇航局用于制作宇航员的太空食品。联合国大会将2013年设为“国际藜麦年”——让世界关注藜麦的生物多样性和营养价值。2012年,全球藜麦原粮98%以上来自南美洲,但因为受地理等因素限制,2012年的产量尚不足10万吨。


  2011年,静乐县以政府补偿种植风险的办法在娑婆乡动员、鼓励农户试种藜麦。2012年,娑婆乡藜麦种植面积达到1300亩,平均亩产360斤,最高单产605斤。2013年5月,静乐县举办“中国首届藜麦播种节”,全县藜麦种植总规模扩大到1万亩,在全球非原产地种植规模排行中名列第二。2013年8月,静乐县被命名为“中国藜麦之乡”。2022年,静乐县藜麦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成为“中国藜麦生产第一县”。


  头天接到通知,第二天就要参赛,陈云飞们其实是仓促上阵。


  比赛第一天是“才艺展示”,要求厨师们现场烹调两道菜。


  一道是“必选菜”过油肉。作为“晋菜”的“看家菜”,烹制过油肉看似简单,其实最见厨师的刀功、调料、火候。过油肉人们经常吃,地道不地道、好吃不好吃一尝便知。这就好比考较川菜厨师,不看其他,只让其炒一盘回锅肉。


  一道“自选菜”,厨师可自由发挥,但要求体现、突出“晋菜”和“杂粮”的元素。这道“自选菜”委实给参赛厨师出了个难题——菜是菜、粮是粮,在菜品中如何体现杂粮?


  参赛厨师们的锅灶一溜排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菜品。陈云飞用眼睛的余光一扫,见其他人不是剖鱼、就是处理羊肉、鸡肉、猪肉,紧张的心情一下放松了——他觉得其他厨师基本是“文不对题”——说好的杂粮呢?


  陈云飞为评委们奉上一道忻州餐饮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菜品——“藜麦猪手”——实在没时间给这道菜起个“高大上”的菜名了。


  将提前慢火卤好的一只猪前蹄,以精致刀工剖解后码在盘中。将100克藜麦煮熟、控出汤水后备用。取三分之一只南瓜,煮熟后打成泥,取南瓜汁。汆熟西兰花,将其满蘸熟藜麦粒后转盘码放一圈。浇藜麦、南瓜汁于猪手上。OK。


  卤猪蹄含多种胶原蛋白,肥而不腻、肉质滑嫩、口感软糯Q弹;西兰花色泽鲜绿、口味清香;煮熟的南瓜汁味道淡甜、口感软滑;煮熟后,藜麦颗粒外壳爆开,露出微黄、透明部分,一口咬下去,既可以感受到外壳的脆感,又能品尝到肉质的软糯,淡淡青草香味留在口腔。


  这几种食材巧妙地搭配在一起,营养丰富,兼有西兰花的脆生、猪蹄的嫩滑、藜麦的软糯。对“三高人士”来说,藜麦还可化解卤猪蹄的油脂。最重要的是,“藜麦猪手”比较“切题”——将杂粮和晋菜的元素毫无违和感地呈现在评委面前。


  决赛中,陈云飞再接再厉,做了一道“藜麦猪手”的“升级版”——油菜铺底,将西兰花换成鲍鱼,其他做法不变,菜名也变成了“掌中鲍”——毕竟是“厨王”决赛,辅助食材总得讲究、名贵一点。凭借这道创意、创新十足的菜品,陈云飞征服了评委,一举夺得“晋菜杂粮厨王争霸赛”“厨王”。


  一日三餐,人间烟火。忻州小杂粮产量大、品种多、品质高。但推广忻州小杂粮,不能总靠老辈儿传下来的荞面饸饹酸捞饭、莜面窝窝栲栳栳。陈“厨王”的尝试,给忻州餐饮界打开了思路。  


  文字:郭剑峰、冯晓磊、赵   菁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关于我们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