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塑是以黏土加上纤维物、河沙、水糅合成的胶泥为材质,在木制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一种技艺。彩塑分为石窟彩塑、庙宇彩塑、陵墓彩塑、民俗彩塑等类型。寺庙彩塑集历史、宗教信仰及民间艺术之大成,历经上千年而保存完好,色彩艳丽。
据传承人郭成保的师傅马三成回忆,灵石一带佛像修复、佛像彩塑、壁画绘制技法的太祖师是元代朱好古,生平不详,传洪洞县弟子曹德敏,再传弟子曹耐、曹安、曹代,后曹氏祖师迁徙至灵石县关厢里玉成村定居,又迁尹方里定居,始传外姓弟子,传至马三成为十四代,郭成保为第十五代传人。在灵石、介休、平遥、孝义等地的庙宇碑碣中均有他们代代祖师的名字记载。
静升人郭成保继承传统,潜心研究,通过反复试验,让彩塑经久不坏的特殊技艺再现人间。这不是简单的复原,而是在理解原塑作者思维与品行的基础上,力求还原创作者的真实意图。他修复的灵石资寿寺明代彩塑十八罗汉,江西省戈阳县石崖寺的宋代石雕、佛、菩萨数十尊古佛像,已引起社会各方关注。
2011年6月,泥塑佛像被列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文图由晋中市文化和旅游局 成晓萍 李艳洁提供)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