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运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览(四)

运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览(四)

发布日期:2019-12-24 15:27 4664人浏览 文章来源:运城日报



【虞坂古盐道】 


1.jpg


        类型:古遗址   时代:西周、明   地址:平陆县张店镇坪头铺至盐湖区东郭镇磨河村南界 


        虞坂古盐道依山开凿,一面靠崖(内),一面临沟(外),蜿蜒崎岖,平陆段全长约8000米,现存路石宽2~4米。该盐道南从平陆县张店镇坪头铺下山,经儿女洞、锁阳关、青石槽、伯乐识处、小鬼额头、踏三迭浪、猴儿牙楂骨,避大石斜,过十八盘至盐湖区东郭镇磨河村南山底出。沿途山势险峻,怪石嶙立,坡道盘曲,路面坎坷不平。 该盐道开凿年代久远,留存有众多重要文化遗迹,其内涵十分丰富,是探索河东(运城)盐池开发史、古代交通史以及解盐或潞盐运销史的重要遗迹。


【薛嵩墓】 


2.jpg


        类型:古墓葬   时代:唐   地址:夏县水头镇大张村西 


        薛园坐西向东,东西长600米,南北宽100米,现存大墓冢一座,墓碑一通,石羊两尊。墓冢平面呈圆形,高2.45米,底直径34米,墓前神道长达390米,宽近25米,墓碑位于神道最前方,作立式,通高6.3米,额刻四螭首,非常生动。碑文隶书,行二十五,满行六十五字,字径3.5厘米,共1360余字。薛嵩,名尹,河东万泉人。累官至唐尚书右仆射,封平阳郡王。


【运城太平兴国寺塔】


3.jpg


        类型:古建筑   时代:宋   地址:盐湖区安邑街道东北方向 


        该塔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0平方米。塔身向上逐层收分,每层均叠涩出檐,底层四面辟门,南门通塔室,塔内为单壁中空。塔身现存各层南面皆可看见砖券拱门。 运城太平兴国寺塔注重装饰手法,对研究晋南地区北宋砖塔演变具有重要价值。图为修复前后对比图。


【南阳村寿圣寺塔】 


4.jpg


        类型:古建筑   时代:宋   地址:万荣县里望乡南阳村中心小学内 


        该塔坐北朝南,塔身向上逐层收分,每层均叠涩出檐,塔基八边形,每边边长2.8米,直径6.6米,占地面积34.2平方米。塔身第一层檐下设有砖雕仿木构斗栱和普柏枋,斗栱五铺作出双杪,单栱计心造,内辟方形塔室。塔体壁面保存较好,但塔刹已毁。


【万荣稷王山塔】 


5.jpg


        类型:古建筑   时代:宋   地址:万荣县东南方稷王山顶峰 


        此为八边形七级密檐式砖塔,残高23米。据塔内碑铭记载,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原属后稷庙的一部分,现庙毁,仅存此塔。 塔平面八边形,底层每边边长2米,塔身向上逐层收分,每层均叠涩出檐。第一层塔身高大,檐下饰以砖雕仿木构斗栱和普柏枋,每面置补间铺作二朵,斗栱均为把头绞项作,斗口出蚂蚱头。塔身其余各层皆为素面。塔内中空,第一层顶部做叠涩藻井。因地震和风雨侵害,塔刹已残毁。万荣稷王山塔始建年代可考,造型简洁,时代特点明显。


【中里庄八龙寺塔】 


6.jpg


        类型:古建筑   时代:宋   地址:万荣县荣河镇中里庄村 


        中里庄八龙寺塔位于万荣县荣河镇中里庄村。方形七层实心楼阁式砖塔,高约23.9米,寺现仅存此塔。 据民国《荣河县志》记载:“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真宗祀汾阴过此,见八龙垂像之瑞,因建寺。” 塔北一层中间曾镶有宋熙宁七年(1074年)重修碑碣。此外,寺内还存有一口金正隆元年(1156年)铸铁大钟。 该塔坐北朝南,基座高0.62米,底层每边边长3.65米,塔身向上逐层收分,每层均叠涩出檐,塔身用砖雕仿木构斗栱,形式多样,其中第一至第三层檐下施仿木构五铺作双杪斗栱;第四层檐下斗栱为五铺作双下昂;批竹昂头和上卷昂头共存。第五层檐下出斗口跳。第六至第七层和宝顶均为明清时期重修。塔身南面1~5层均有砖券拱门,塔东、西、北各在3、4层均有砖券拱门。 中里庄八龙寺塔建造年代可考,造型挺拔秀丽,对研究本地区北宋时期砖塔发展与演变等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万荣旱泉塔】 


7.jpg


        类型:古建筑   时代:宋   地址:万荣县城西南孤山西麓 


        此为方形十一级密檐式砖塔,残高约31.2米。旱泉塔原属槛泉寺一部分,寺毁后仅存此塔,亦称槛泉塔。据民国版《万泉县志》记载,该寺与塔均始建于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 万荣旱泉塔始建造年代可考,造型挺拔,外形美观,对研究北宋砖塔演变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旱泉塔坐北朝南,平面方形,塔身向上逐层收分,每层均叠涩出檐。下衬方形须弥座塔基,底层每边边长均为4.55米,高1.4米,占地面积20.70平方米。塔身底层最高,南向辟砖券拱龛,1~4层用砖雕出柱、梁、斗栱和普柏枋等。第一层每面均为两开间,补间铺作一朵,四铺作单杪。第二、第三层每面施三朵,第四层补间铺作为一朵,把头绞项作,各层蚂蚱头形制一致,斜杀内凹。第五层以上不做仿木构雕饰。


【张村圣庵寺塔】 


8.jpg


        类型:古建筑   时代:宋   地址:临猗县北景乡张村 


        圣庵寺塔坐北朝南,塔身向上逐层收分,每层均叠涩出檐,第一层塔檐下装饰仿木结构斗栱、普柏枋,斗栱不出跳,把头绞项作,斗口出蚂蚱头。第三第四层塔身用砖雕刻出仿木构板门、直棂窗。塔身底层设有塔室,高约2.5米,结顶处设六边形叠涩藻井,南面辟券门。1958年,圣庵寺被毁,仅存此塔。


【闾原头永兴寺塔】


9.jpg


        类型:古建筑   时代:宋   地址:临猗县猗氏镇闾原头村东北约200米 


        永兴寺塔始建年代不详,根据造型并与同类型砖塔对比分析,该塔建造年代应为北宋时期。该塔坐北向南,平面呈四边形,底层每边长2.93米,塔身向上逐层收分,每层均叠涩出檐。


【巷口寿圣寺砖塔】 

        

10.jpg


        类型:古建筑   时代:宋   地址:芮城县古魏镇巷口村西 


        该塔坐北朝南,塔身向上逐层收分,每层均叠涩出檐,每面宽3米,始建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 塔身底层较高,第一至第三层檐下用砖雕刻出仿木构斗栱,下施砖普柏枋,转角铺作与补间铺作均五铺作出双杪;4层以上各层为砖叠涩檐。塔内中空,底层内因空间高隔为两层,共计11层楼板。塔刹刹柱折断,残存覆钵,上有“大宋熙宁八季三月二十八日铸造……”铭文。此外,塔内壁现存小佛像、佛龛、壁画以及元、明各代题记。


【北阳城砖塔】 


11.jpg


        类型:古建筑 时代:宋 地址:稷山县清河镇北阳城村中心 


        北阳城砖塔始建于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1.68米,原为9层,现存8层,高约10米,外观不做仿木构装饰,塔身向上逐层收分,每层檐部均叠涩出檐,檐口微曲。底层券洞内嵌一尊石刻佛造像,结跏趺坐于莲台上,佛头被盗,但佛头后部的壁面上可见高肉髻留下的印痕。 佛像基座上有“宝元二年岁次乙卯八月辰甲朔二日立……”题刻,记载了阳城村村民解武为其母奉佛而造的事迹,为考证建塔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