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非遗藏品:静乐剪纸 情趣相映

非遗藏品:静乐剪纸 情趣相映

发布日期:2019-07-09 12:00 3115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新闻网



        静乐剪纸是静乐人民在生活实践中亲手创造出来的民间艺术之花。心灵手巧的静乐人民用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有情、有趣地再现了汾河流域的民俗事象和风土人情。


  静乐剪纸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达200余件,有不少传统精品在美、英、法、韩、日等国家和地区参展,受到国内外艺术家的高度赞誉。2005年5月,静乐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14年11月,静乐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静乐剪纸起始于汉代。千百年来,随着静乐人民的不断创作和发挥,剪纸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改变,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静乐剪纸风格粗犷、独具特色,洋溢着黄土高原的泥土气息,显示着黄河文化的古老文明。其特点是:造型洗炼,形象夸张,风格粗犷,更多地保持着晋西北土、粗、野的原始风格。


  静乐剪纸作为山西剪纸艺术的代表之一,主要分为墙花和窗花两大类别。窗花是贴在窗户上的装饰品,图案较小,内容单一。墙花贴在墙上,是农家过春节必备的装饰品,它不受尺幅限制,内容广泛,有单幅、组花和套花多种形式。其内容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生活写照《姥爷送外甥》《抿豆面》《四姐挑菜》等;民间传说《八仙》《麒麟送子》等;还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多种题材。


11.jpg


  《姥爷送外甥》是静乐籍中国民间艺术家辛芙英所作,也是静乐剪纸墙花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名作,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在这幅剪纸上,外公坐在车辕上扬鞭赶车,回眸伸手的神情与女儿张臂抱子的动态相映成趣。人物造型生动形象,令人久看不厌。


  按静乐的习俗,每年的农历六月到七月间,嫁出去的闺女都要回娘家。这段时间,乡村、城镇都会唱戏,十分热闹。出嫁的闺女带上丈夫和孩子回娘家看戏,一来增加娘家门上的热闹喜气,二来见见儿时的闺蜜伙伴,三来可以解解馋,品尝到母亲精心准备的家味儿饭菜。《姥爷送外甥》剪纸表现的正是这一习俗,生动再现了静乐人于岁时节令中流露出的浓郁亲情。


12.jpg


13.jpg


  辛芙英创作的《八仙》组图,更是独具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美誉。


14.jpg


  《抿豆面》和《四姐挑菜》是由静乐籍民间艺术家高转英创作,北方民俗跃然纸上。《抿豆面》表现的是母亲在灶台上抿面,女儿在拉风箱,花卉组成的锅台暗示着他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整幅画面形象逼真,是晋西北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15.jpg


  《四姐妹挑菜》人物情态各异,生动鲜活,四姐妹在挑菜,喜悦和忧伤写在她们的身上,一个小孩无忧无虑地跟在他们的身后玩雀。


  静乐剪纸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它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与追求,更是一代又一代静乐儿女孕育和滋养的文化硕果。


巩旭军  彭振富  华雅楠/文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