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岳,岁月沧桑,晋西吕梁山,见证了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临汾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革命遗迹遍布,红色资源富集。在临汾的侯马、隰县、翼城等地,长期的革命斗争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大量的革命遗址,彭真故居纪念馆、晋西革命纪念馆、临汾战役纪念馆、翼城县烈士陵园成为游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悟革命精神的好教材、好基地。
彭真故居纪念馆 再现革命家光辉一生
临汾侯马市垤上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的故乡,他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2011年,彭真故居纪念馆修缮工程奠基。作为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馆修缮工程结合彭真故居现状,进行了抢救、保护、修缮。2012年,彭真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彭真故居纪念馆对外开放。
彭真故居纪念馆毗邻浍河湿地十里长廊,周边芦荡通幽,荷花摇曳,大运路与同蒲铁路十字交汇,古通济桥与现代化的浍河特大桥相向而行,风景优美,交通便利,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纪念馆设有四个展示厅,一、二展厅作为主展厅,展出了彭真同志生平业绩,并陈列了实物220余件、文献手稿130余份及彭真同志在各个历史时期珍贵照片480余幅、场景复原10处、铜像1尊等,并辅以声光电、影视资料等多种展示手段。
三展厅为机动展厅,在彭真主题陈列基础上,不断拓展充实展览内容,适时推出相关主题活动展览,丰富教育内涵。
故居展厅用现代化材料和科技手段,对彭真同志出生和生活的窑洞及小院进行了全封闭保护,并以雕塑形式,艺术地再现了1986年彭真同志第三次回故乡时的场景。故居小院的北房,陈列了彭真同志第三次回故乡时的照片和青少年时期的一些书籍和物品。
近年来,彭真故居纪念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思想洗礼。
晋西革命纪念馆 讲述先烈功勋
晋西革命根据地,是红军东征和八路军挺进山西抗日的立足地和扩展地,是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坚强屏障,是支援解放全国的战略后方。
1936年的红军东征是我党震惊一时、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民族抗战的出发点放在晋西北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红军总部在以临汾隰县为中心的晋西地区转战72天。在晋西这块热土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临汾市隰县车家坡村位于县城南郊,抗战时期,这里是晋西革命斗争的中心区域。如今,在该村的龙凤山腰上,坐落着晋西革命纪念馆,静静地向后人讲述着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勋。
纪念馆设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大展厅,包括创建革命武装、晋西会议、根据地建设、全区解放等单元内容,6000余件文物和图片生动再现了晋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革命武装,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和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晋西和全国解放作出的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充分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范。
历史是一面镜子。如今,晋西革命纪念馆已成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这里,通过文物和图片,游客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晋西人民为争取正义、争取尊严、争取自主、争取光明而进行的一幕幕艰苦卓绝的斗争场面。而纪念馆的建立,也为隰县弘扬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旅游胜地发挥了推动作用。
临汾战役纪念馆 接受爱国教育
1947年12月运城解放后,临汾是国民党在晋南的唯一据点,该城区地势高于城外,城防设施坚固。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为配合中原、西北战场的作战,孤立晋中和太原之敌,决心攻取临汾。
1948年,由徐向前为司令员的临汾前线指挥所发起临汾战役。历时72天,我军攻克了国民党在晋南苦心经营的战略要塞,是我军伟大战斗历程中的经典战例之一,是一次解放军由运动战向阵地战转变的重要战役。
在临汾解放十周年之际,根据徐向前元帅的提议,为纪念临汾战役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在临汾市区城南尧庙北面修建了临汾战役纪念馆。
纪念馆坐北向南,亭台厅堂错落有致,门前有徐向前元帅的全身站像,纪念碑居园内中心,纪念碑正面是朱德元帅亲笔题词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园内还有圆顶公墓群等多处建筑。经过多年的修葺补建,临汾战役纪念馆已成为一座亭台厅堂错落有致、松柏花卉随风飘香的园林式纪念馆。
每年清明节和临汾解放纪念日,临汾市各机关、厂矿、学校等都会在这里组织纪念活动。人们通过参观 “临汾攻坚”展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里已成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
翼城县烈士陵园 追忆峥嵘岁月
翼城县地处中条、太岳两山之间,东临沁水,西接曲沃,北和浮山、襄汾相邻,南与绛县、垣曲相连。翼城自古为承东启西的要地,地处临汾、运城、晋城三市交界处,属秦、晋、豫“大三角”之中心地带,素有“晋南咽喉,平阳门户”之称。
在抗日战争时期,翼城县作为战略要地,日寇早已虎视眈眈。1938年,日军侵入翼城县。而饱受战乱之苦的翼城军民岂能让日军得逞,每一次的英勇反抗,都像一把巨钳掐住了日军的“咽喉”。值得一提的是,坞岭大捷是最让翼城境内军民振奋的战役。此次战役,粉碎了日军西渡汾河的野心,极大地激励了翼城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为了纪念这些抗日英雄,当地政府在县城南建立了翼城县烈士陵园。陵园内,主体建筑为高达36米的主纪念碑,瞻仰区建有5座烈士碑亭,安放着25块大理石石碑,镌刻着翼城县1000多位革命烈士的英名。
翼城县烈士陵园的建成,弘扬了革命先烈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干部、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有效地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红色旅游不仅意味着精神财富,也正在创造着物质财富。近年来,临汾市深度挖掘县域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之一。如今,通过打卡红色景区、体悟红色历史、感受红色文化,更多青年游客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得到提升,红色旅游的影响力、感染力持续增强。(田璐)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