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吕梁非遗风采】汾阳玻璃画

【吕梁非遗风采】汾阳玻璃画

发布日期:2022-03-18 10:32 4006人浏览 文章来源:吕梁群众文化


1.jpg


汾阳玻璃画项目简介


       玻璃画,即在玻璃上用油彩、水粉、国画颜料等绘制的图画,利用玻璃的透明性,在着彩的另一面观赏。用镜框镶嵌后,其装饰趣味浓郁。玻璃画主要用于室内装饰,其创作题材多取自风景、花鸟和吉祥如意图案等,也有描绘人物的。


       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玻璃画流行于德国、捷克等国家,几乎全为宗教性民间画,常作为小型的圣画像成为每个家庭供奉的礼拜对象。清乾隆年间,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将玻璃画传入中国,早期用于宫内建筑装饰,后来发展成独立的工艺品种,如围屏、宫灯、台屏、挂屏、插屏,之后在民间开始盛行,诸如婚寿喜庆、商店开张志喜等,人们常以玻璃画作为贺礼。


       玻璃画最大的特点是反着作画,程序也与传统的绘画完全相反。画是画在玻璃的背面,而人们站在玻璃前面欣赏,这就需要作画者按照前面的视线,反着作画。与在画布、宣纸上画画不同,玻璃画不仅需要创作者具备美术技巧,而且需要速度和对颜料的调配、选择等特定要求。玻璃画是打底色的,受西方影响,不留白,算是早期中西结合的产物,很有时代意义,属于外销品。


       汾阳玻璃画在清晚期和民国年间特别盛行,传承发展至今,已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具有丰富的文化品位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玻璃画传入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后迅速与当地民俗风土相融合,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从玻璃画植根汾阳算起,先后经历晚清、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数个时期,几百年间,战乱频仍,沧海桑田,汾阳玻璃画经历了曲折坎坷的发展历程。很多老玻璃画,由于容易破碎,难保存,存世量少。20世纪80年代中,这一时期是建国后汾阳玻璃画创作的又一高峰期,并成为家具装饰的“一大特色”,在顶柜、四扇屏、被阁子等家具上,玻璃画随处可见。上世纪90年代以后,玻璃画家具被简约时尚的新式家具所取代,玻璃画开始逐渐淡出市场。


任连升个人简介


2.jpg

       任连升(生),中共党员,汾阳市第六届政协委员,山西省艺术创作中心研究员,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协会理事,吕梁市工艺美术大师,吕梁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汾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3.jpg


       任连升,2013一2018年度被汾阳市市委、政府命名为“优秀文艺人才”;2017年被命名为汾阳市第三批非遗项目汾阳玻璃画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被授予“吕梁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9年被汾阳市总工会、人社局、文旅局、人才办、电视台等单位授予首届“汾阳工匠” 称号;多年来被山西电视台、山西日报,山西工人报、山西科技报、吕梁电视台、吕梁日报、汾阳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采访报道。


       任连升玻璃画作品:《撽扬文字.毛主席1925年在广州》被毛主席侄女毛小青收藏;《二十四孝》被山西省工艺美术馆收藏;《吕梁山远眺》等作品被全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术研究院收藏;《山静松幽》被法国著名电影摄影师埃里克.高蒂尔先生收藏;《清明上河图》被评为2013一2018年度汾阳优秀文艺作品;《登高远望》入选山西省第二届文创产品展暨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并荣获“山西省群众最喜爱的文创艺术品奖”;《边塞之晨》参加吕梁市举办的“黄河物语”首届吕梁民间工艺精品大展中获得最佳才艺奖。

 

       任连升国画作品:《川西新貌》参加山西省人大、省总工会举办的“壮丽史诗”——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书画展并获奖;《太行浩气传千古》参加吕梁市和汾阳市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引吭高歌”——扶贫攻坚迎春美术作品展;《古堡逢春》参加山西第四届中部美术作品双年展获奖并被收藏;《雨涤山石青》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暨山西省第五届中部美术作品双年展并获奖;《清幽》入展吕梁市“我和我的祖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并获奖;《石州玉林山》入选“百年航程,奋进吕梁”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并被吕梁日报刊登发表;《清凉夏日》参加山西省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举办的“书画颂党恩,丹青扬国粹”大展中获奖并被收藏。


守墨如初 任连升自述


4.jpg


       我自幼酷爱书画。七十年代末高中毕业后,招工进入了县工艺美术社,在这个专营玻璃画、水银镜和手工刺绣的企业,我一直从事玻璃画的绘制工作。玻璃画是当时的汾孝一带很时兴,在人们家中的墙面上,高低柜、书柜、衣柜、坑柜等家具上,玻璃画的影子随处可见。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加之在绘制玻璃画的技法上没有进一步的创新,玻璃画也随之陷入低谷。潮起潮落中,我也有多次转行的机会,也曾调动过工作,但却一直坚守着对玻璃画的研究与创作。  


5.jpg


       时光荏苒、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回首四十多年的玻璃画历程,蓦然觉得,当初的选择其实和许多书画爱好者一样,是踏上了一条艺术的“独木舟”,而且这条舟上的人,人人皆成苦行僧。也许是命中安排之事,既然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我自然有了心安理得的托词,自己以奋力划浆为本分。谈到玻璃画,几十年的相伴,深有体会,充分认识到玻璃画和其它画种一样,也是在继承和吸收传统营养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拓展才可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


6.jpg


      画画如做人。画好画,做好人,是每个书画爱好者必须秉持的。特别是画玻璃画山水等,必有大胸怀、大境界,需要细心,甚至是长期品味;需要舍弃很多,拿出大量时间进行研究探索,积极吸纳各种知识,才能找到一种适合自身感受的表现手法。画画其实就是画自己,是自已与内心的对话。画画是件很辛苦的事,特别是玻璃画。它是一种个人行为,所以要耐得住寂寞和别人的不理解,要潜心去研究它,理解它,以至于废寝忘食,神不守舍,在探索和创意中得到提升,画出自己心中的信仰与希望,把当代的景观物象与新时代的新气息进行融合,只有这样才能让玻璃画给大家带来深度的审美愉悦。 


7.jpg 


       玻璃画是非遗项目。非遗第一要义是传统技艺的传承,玻璃画传统技艺是基本功,是历史文化的承载。玻璃画是艺术,艺术贵在创新。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必须在艺术上求新、创新,才可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传承不仅是艺术上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的弘扬。我认为画画不需要追随这个或那个画派。画派就是画地为牢,固步自封,是进步创新的枷锁。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玻璃画的呈现需闪烁艺术的灵光,必须摒弃过多的匠气。在玻璃和绘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主动创作和机械的被动绘制之间产生微妙的关系,这样的玻璃画就会具备更多的艺术内涵。  


8.jpg


      陆游在《卜算子.咏梅》写到:“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全诗没有出现一个直接描写“梅”的风姿的字,但是字字句句都是在写梅花的高尚品质和坚贞的气节,看似咏梅却以梅自喻,所以就比单纯的诗境界更高了。这首诗和一幅画一样,里面没有提到诗人或画家想要表现的事物,但却给读者留足了想象的空间,这就是艺术上的留白!   


9.jpg


       我与玻璃画,缘于爱好,始于工作,数十年来孜孜以求从未间断。近年来,先后荣获首届“汾阳工匠”“汾州工匠”、“吕梁市工艺美术大师”等殊荣,同时,汾阳玻璃画被山西省吕梁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0.jpg


       在首届“汾州工匠”的颁奖会上,组委会给我的颁奖词是:“有工艺技术的扎实功底,也有书画艺术的丰厚底蕴,有传统记忆的默默守候,也有现代艺术的孜孜以求,二者融会贯通,诗书画印靠生花妙笔跃然玻璃之上,制做与创作无缝对接,工艺与美术融为一体。”这样的评价,既是激励也是鞭策。我对玻璃画的探索与实践永远在路上,这条艺术之路,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11.jpg

12.jpg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