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宋家庄棒子舞

宋家庄棒子舞

发布日期:2022-03-23 10:28 30468人浏览 文章来源:吕梁新闻网 吕梁晚报



1.jpg


     源于场子舞秧歌,画面诙谐队列多。棒子悠然成道具,彩绸悦目逗陀螺。犁耧播种丰收季,耕地插秧甘黍禾。喜庆民间乡土气,农家故事誉春河。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宋家庄棒子舞原名宋家庄跑场子。传说,棒子舞起源与当年护村和祈雨有关。跑场子由伞头2人、毛葫芦(一手持弓,一手持拨浪鼓)2人、小锣2人、棒子4人、腰鼓8人、镟子8人和专门表演的2名红公子、2名丑公子、1名老丑、1名彩旦组成。演员身穿戏服,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不时变换队形,每到人多的地方还演唱各种秧歌曲目。


       解放前,跑场子一般用于祭祀祈雨、逢年过节等喜庆活动,只有男演员参加,带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的内容和低级庸俗的表演形式。上世纪九十年代,宋家庄对跑场子进行了突破性改编,把原来属于配角的4名棒子手改为由24名女青年组成的花棒队,成为整个表演队伍的主体,故更名为“棒子舞”。24名女青年手持彩色双棒,“磕”“打”“敲”“刮”,发出“嘭”“叭”“爆”“噔”“得儿”等不同音响,同时翩翩起舞,变幻画面,在一鼓二锣四钗八腰鼓的伴奏下,形象地表现出“播种”“插秧”“锄耙”“收割”“剥茭”“扬场”等劳动场景,展示出庄稼人勤劳淳朴的精神风貌。


      1994年,在山西吕梁地区新人新作精品展演中,棒子舞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地方特色、精巧的艺术构思、独特的表现风格博得专家评委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一举夺魁。1996年,宋家庄棒子舞又荣获山西省民间社火锣鼓大赛金奖。宋家庄棒子舞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被收入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专家说,看了棒子舞,犹如读了一首田园抒情诗,听了一曲农家交响乐,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梁大智/文 冯增清/摄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