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沁源之魅,三晋绿肺走红了

沁源之魅,三晋绿肺走红了

发布日期:2019-07-23 17:39 3424人浏览 文章来源:

1.jpg

        

        暑期去哪旅游?到“天然氧吧”洗个肺!7月18日,在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2019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发布会上,山西长治市沁源县成功入选2019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

 

  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牛群饮水、百花争艳……一幅幅美丽又梦幻的画面让人心旷神怡,心驰神往。这就是沁源县,一个羡煞旁人的美丽县城。 沁源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长治市西北部,地处太岳山东麓。西汉置县,称为“谷远”,可想谷之深幽。因系沁河之源,北魏始名“沁源”。全境面积2549平方公里,总人口16.2万,地处中亚热带,温湿度适宜,四季分明,生态环境优良,拥有森林220万亩、天然牧坡120万亩、连片草场72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57%,居山西省首位,是全国“油松之乡”、中国绿色魅力名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14、2015、2016、2017连续四年入选“全国深呼吸小城100佳”,2017年入选“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


        这是—方尚古遗风的乐土。农舍下居上储,院落桃梨争艳。青壮日出而作,老幼守舍而安,鸡犬相闻,恬然而乐,二百余种山歌小调,缠绵婉转、活泼俏皮。—方山水千般情,—方山水一方人。


       这是一方山青水秀的净土。幽谷深壑、听风观澜、空山鸟语,名刹古松、长河映日,溪水潺潺、珍禽异兽、锦簇花团。


        这是一方英雄辈出的热土。沁源连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提速最快的百县(市)”行列。先后荣获中国魅力名县,全国县域经济中部百强县、生态示范县、天保示范县、文化先进县、科技进步先进县、群众体育先进县,全省科普示范县、村民自治模范县、退耕还林先进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双拥模范县、省级卫生县城等称号。一个充满活力、和谐文明、山川秀美的富裕、生态、平安、和谐沁源正崛起于上党,屹立于三晋大地。


        沁源是一篇讲不完的故事。

        沁源是一首唱不完的山歌。

        沁源是一幅看不够的画卷。


三晋绿肺——生态良好的康养大县


  想要呼吸新鲜、含氧量高的空气,不妨来沁源县修身养性。沁源县总体属于山岳地貌,森林覆盖面积大,环境保护好。全年二级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超过360天,一级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有270天左右;最高气温35摄氏度,最低气温-24摄氏度,年平均气温6摄氏度,无霜期90至150天,年均降雨量约656.7毫米。沁源县符合了“五高一低”标准:国土空间森林与植被覆盖率较高,历史年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高,人类旅居活动区域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较高,主要景观区绿色度、舒适度、美誉度较高,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发展推动力度较高;全境范围灰霾灾害天气影响较低。“我们这里的空气是千金买不来的,空气是每人每天必不可少的,在这里住惯了的人,不愿意出去常住,光这里的空气就令人留恋。”县里的人说道。


  沁源县还是山西省第二大河流沁河的发源地,年均径流量2.6亿立方米,也是汾河发源地之一,为山西省境内的“富水县区”,素有“三晋生态第一县”之美誉。其中,沁河出境断面为三类水质,源头附近水质为二类以上水质,是山西省唯一没有被污染的河流。


红色老区——人杰地灵的文化大县


  除了独特的自然优势,沁源县还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化大县。沁源自西汉置县,初名谷远,后为谷近,北魏时期因沁河之源而得名沁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大量的杰出人物,古有退隐山林、孝悌天下的介子推,近有享誉海内外、桃李满天下的物理学家任之恭。沁源是个传统优良,精神卓越的红色大县。抗战时期,陈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长期战斗生活在这里,并领导沁源军民创造了名震中外的围困日寇“两年半”的光辉战例,被毛泽东誉为“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的模范典型之一”。


致富标兵——经济稳健的进步大县


  沁源县2017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优,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6.3亿元,增长10.3%。各项指标均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全县经济运行整体呈现良好态势。


  沁源支柱产业依然以煤焦为主,常源焦化、鑫能煤业等一批技改项目实施顺利,沁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宝珠砂、太岳山风电、联鸿光伏发电、金色豆豆农产品加工等转型项目稳步推进。灵空山康养特色小镇、琴泉山森林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全面展开,成功创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城乡面貌大为改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前期准备工作开始启动;道路建设方面:投资2.13亿元提质改造了108条、186公里乡村道路,省道松罗至上滩段改建工程进入招投标阶段,国道上滩至新店上段完成水毁路面抢复工程,黎霍高速公路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中药材、小杂粮、杨志土鸡、黑鸡、鹅、鸭等产业蓬勃发展。“我们这里的领导带领着大家走上致富路,利用森种资源大力发展农业种植,家禽养殖,生态观光等,提高了我们农民生活和生产的水平,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沁源县的农民朋友说道。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