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朔州水泉梁北齐墓葬壁画 见证千年民族融合

朔州水泉梁北齐墓葬壁画 见证千年民族融合

发布日期:2022-05-30 09:06 9548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青年报


   山西是文物大省,地下埋藏了大量北魏至明清时代的壁画,其中出土的北齐墓葬壁画有太原娄睿墓北齐墓葬壁画、忻州九原岗北齐墓葬壁画、朔州水泉梁北齐墓葬壁画等。


   朔州水泉梁北齐墓葬壁画,是山西地区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基本完整的北齐墓葬壁画之一。遍布墓室的彩绘壁画,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壁画场面宏大壮观、人物简练生动、画面色彩明快,是目前难得的北朝壁画佳作,再现了北朝晚期社会的历史风貌,为研究当时晋北地区墓葬的形制及隋唐墓葬制度、墓葬壁画艺术发展都提供了重要史料。

  

古墓壁画埋藏1500多年

  

  2008年5月,朔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在朔城区窑子头乡水泉梁村发现了一座古墓,墓内墙壁上有彩色壁画。由于屡次有盗墓者“光临”,壁画已遭到破坏。


   在山西省文物局的安排下,同年6月,当时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山西博物院、朔州市文物局、崇福寺文物管理所联合,历时3个月,对古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并对墓中壁画进行了揭取与保护。


   当考古人员到达距离地面十几米深的墓内时发现,该墓由封土、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墓室顶部为双层穹窿顶,是一个典型的北齐墓室结构。考古人员还发现,该墓曾遭到三次盗掘。绘有墓主夫妇宴饮图的北壁上,男墓主人的头像遭到了破坏。另外,考古人员还在壁面上发现了切割画面的蓝色线条和揭取壁画前用以加固壁画的纱布。幸运的是,因壁画常年深埋于地下,表面潮湿,盗墓者没能将其揭取下来。


   考古人员根据墓葬形制、出土随葬品及壁画内容推断,该墓的年代为北齐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墓主人可能是镇守朔州的军政高官。

  

墓主夫妇宴饮美食佳肴

  

  2008年8月,山西博物院完成了墓葬发掘和壁画的揭取、保护工作。朔州水泉梁北齐墓葬壁画共揭取壁画62块,总面积约80平方米。该墓葬壁画气势恢宏、人物形象生动、色彩鲜艳、表现内容十分丰富,具有重要的艺术、历史研究价值。


   之后,又历时两年多,经过专家的成功修复,朔州水泉梁北齐墓葬壁画重现于世。山西博物院还专门实景复原了该墓葬,让那些喧嚣的仪仗、热闹的乐伎,重新守候在宴饮中的墓主夫妇身旁。


2.jpg

远景骑行马队


   修复完毕的朔州水泉梁北齐墓葬壁画,由甬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甬道内绘有文吏、持剑仪卫及远景骑行马队。绘制的人物面相丰满、形象高大,头戴的黑色帽巾或长或短,身着长袍。甬道东西两壁的壁画内容相同,形式对称。


   墓室里,墓顶壁画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分别绘有“天象图”“四神图”“十二时图”。“天象图”中绘有苍穹,银河从西南向东北贯穿而来,河中绘有细密的鱼鳞状水波纹,银河两侧白色的圆点代表星星。此外,还绘有太阳、赤乌、月亮、月兔捣药和蟾蜍的形象。“四神图”则是在四个方向绘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十二时图”也就是代表时辰的十二生肖。


1.jpg

修复后的“墓主夫妇宴饮图”


   墓室北壁是 “墓主夫妇宴饮图”。只见壁上绘有凉亭式的帷帐,墓主夫妇正端坐在帷帐中的床榻上,两侧有男女乐伎、侍从,使得墓室变得如同宫廷或官署。墓主夫妇坐姿及服饰大致相同,女主人上身正直,梳飞鸟髻,脸型丰腴,一字短粗眉,她两眼正视前方,神情肃穆。男主人梳着圆形发髻,头戴纱冠,身披着黑色大衣,面部、颈部及肩部画面残损,左袖垂膝。床榻前,摆放着各式美食佳肴,条状的、片状的、小球状的,整齐地盛放在高足豆和平底盘中。


4.jpg

仪仗


   东壁是“鞍马仪仗图”,高大的淡红色骏马,鬃毛浓密,头下系着硕大的缨子。仪仗中的人物或牵着马,或手持长矛,或双手捧着唾盂,侍从、马匹由南向北徐徐行进。


3.jpg

“牛车出行图”中的胡人形象


   墓室西壁呈现的是 “牛车出行图”,画面中部绘有一辆向南行驶的牛车,车厢前部为直棂窗,后部垂有黑色车帘。车辕内,是一头健硕的黄牛。牛车两侧各有一名黑发虬髯的胡人形象驭手。两人头部相向,扯拽着缰绳,正互相合力控制黄牛。牛车后,是五名梳着飞鸟髻的侍女。


   此外,在门洞两侧,对称绘有“鼓吹图”,两名乐手并排而立,手持长号。

  

绘制方法体现丧葬文化

  

  墓中壁画将空间、时间及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元素得以体现,尤其是墓顶壁画的绘制,图与图之间以赭红色条带作为间隔,说明在那个时代的丧葬文化里,这些元素是固定的。


   绘画者的水平高低有别。墓主人、甬道门吏等主要人物绘制得较精细,而侍从、鼓吹乐手等除其面部绘制得相对工整外,衣纹处理得较僵硬,绝非出自一人之手。对于数量较多、地位较低的侍从、乐伎、马队仪仗等,由多人分工合作、流水作业绘制完成。


   由于墓葬等级等因素的限制,在墓道中并未绘制大型的仪仗队伍,取而代之的是在墓室壁面和甬道壁面的空白处绘制着五六人一组的远景马队仪仗,主体人物和远景马队搭配,主次分明,相得益彰。 


“复原性”保护完整直观 


   无论是对虚幻世界的想象,还是对现实生活的描绘,朔州水泉梁北齐墓葬壁画真实反映了北朝时期晋北地区先民的物质生活、思想观念及风俗习惯等社会历史。此外,胡人牵马扶车画面说明了在北朝时期,该地区以汉人为主导、胡人为辅助的民族融合景象,对研究边塞地区的社会生活、文化交融有着重要的资料价值。


   2020年,山西博物院运用先进的“复原性”保护技术,把原本置于自然环境中“不可移动”的壁画,揭取、搬迁后进行修复、养护,然后按照原有的墓葬结构拼接复原,完美地呈现出一个完整、直观的地下世界。


   之后,随着山西博物院首个文物数字化展览 “壁画的平行世界——狄仁杰带你探北朝”的开展,通过数字化展示技术,以全新的视角和互动体验,进一步呈现了精妙绝伦的北朝壁画。现场,观众可通过手掌触摸,开启“穿越之旅”,出行、狩猎、欢宴、北朝风土人情跃然于屏幕上。


   此次展览是山西博物院在数字化保护方面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是让文物生命力延长的最佳手段,从而更好地让文物“活起来”。


田璐/文  胡远嘉/摄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