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河曲弥佛洞

河曲弥佛洞

发布日期:2022-06-01 09:14 10061人浏览 文章来源:忻州日报 文化旅游周刊


1.jpg


        河曲弥佛洞又名“石城佛洞”,位于忻州市河曲县石城村附近,由弥佛洞古寺和弥佛洞两部分组成,是黄河大峡谷中的一处胜景,以奇、雄、险著称。


        弥佛洞古寺分为上、下禅院,寺内建筑皆为就地取石,依山凿洞,工艺精美,气势非凡。入上院,门上匾额刻“石径禅院”四字,两侧有副石刻楹联:“古洞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院内砖石墙面上有数十幅技艺精湛的浮雕作品,内容有龙飞凤舞、喜鹊闹梅等。其中十幅妙趣横生的戏剧人物浮雕,内容也极其精彩,引起了我国戏剧史家们的高度重视,被视为是我国重要的戏曲文物珍品,目前已被载入《中国戏曲志·山西卷》中。进到下禅院,穿过一个小石洞门,好似进入了露天石窖中,四周都是依山凿成,清幽静谧。走出下禅院的石洞,黄河大峡谷尽收眼底,从高处往下看,脚下是百余丈深的悬崖陡壁,如同被刀削过,河水在峡谷间翻腾怒吼,掀起万丈狂澜。


        沿着石壁继续下行十多米,眼前出现一条羊肠小道,小道中途还有座独木桥,桥的一端建有石门,门上刻“悬空界”三字,穿过石门便是闻名天下的弥佛洞。弥佛洞建在黄河峡谷绝壁上的一个天然石窟之中,洞内怪石倒垂,犬牙交错,人至其中如入虎口。从石洞后壁登23级石阶,又有一石窟,高约两丈,内供佛像一尊。弥佛洞凭借雄浑壮观的自然景观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观后称其为“黄河上的一大奇迹景观”。


        弥佛洞古寺每年会举办两次传统庙会,一次在农历正月初八,一次是在农历二月十九,展现了丰富多彩的黄河民俗文化。相传农历正月初八是大禹治水开通龙口峡谷险段的日子,因此当地人把这天称为“祭祖节”。每到会日,大河两岸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会赶来参加活动,他们有的来自河曲,有的来自内蒙古。近年来,这一庙会已成为黄河岸边船家子孙寻根问祖、续写族谱的喜庆日子。


        石城村人把每年农历二月十九的庙会称为“人畜兴旺节”,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重新粉刷窑洞,清扫院子,张灯结彩,穿上新衣迎接亲朋来赶会,村里还会请戏班子连唱三日,可谓十分红火热闹。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石城男人出巧石匠,石城妇女是巧糕匠”,指的是村民们在庙会当天不仅要吃黄米油糕,还要制作糕灯,举办灯会。各家除了每人要根据自己的生肖属相捏糕灯外,还要再额外制作天灯、地灯、水灯三盏灯——天灯一般捏成“玉兔闹月”形,地灯通常捏成“老农锄田”,水灯则多捏成“二龙戏水”形。每盏糕灯皆是栩栩如生,令人称绝。夜幕降临时,村民们将点燃的糕灯放到村中心广场的大方桌上,然后便围着桌子欣赏点评,一时间广场上充满了欢歌笑语,一派祥和气氛。


云舒/文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