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从迎泽大街,看迎泽的童年记忆

从迎泽大街,看迎泽的童年记忆

发布日期:2022-06-06 08:45 9232人浏览 文章来源:迎泽发布


       往事一幕幕,那些有关迎泽的童年记忆划过脑海。


1.jpg


★迎泽童年·生活记忆


        儿时记忆里,迎泽总是与快乐挂钩。放学后,与玩伴在文瀛公园里肆意撒欢;休假日,到柳巷尝遍各式各样的美食;年节里,火车站的归人总是洋溢着笑颜,匆忙的脚步下,踏着思念的旋律。


1.jpg


       爸爸最爱的迎泽啤酒,妈妈惯用的迎泽肥皂,还有我们和小伙伴的秘密基地——迎泽公园,凡此种种,历历在目。


        迎泽,承载了太多老太原人的回忆,这是一份无法割舍的城市情结,童年岁月里的欢声和笑语,成为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


2.jpg


迎泽童年·长街记忆


        我们有童年,迎泽亦有童年。迎泽的童年就藏在土地基因里,向历史深处,挖掘迎泽的土地基因之后,将目光投向了三晋中脊——迎泽大街,这条街承载着太原千百年来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这座城市的人民精神坐标。此刻,我们便深入迎泽大街,与迎泽的童年对话,回顾太原人的十里长街梦。


3.jpg


/ 1376年,缘起 /


       明洪武九年,太原城大加扩建,增建的两座南向城门,被命名为“迎泽门”和“承恩门”,其取名有说法称是“迎承南风恩泽”,美好寓意被延承,自此,“迎泽”二字便与太原结下了不解之缘。


/ 1376-1644年,发展 /


        在古代,官道专为官员往来公干而修建,迎泽大街的前身,原本是一条泥泞土路,但她却肩负着明太原城交通重任,连接着东、西重要官道。


4.jpg

5.jpg


/ 1955年,雏形 /


        建国之初,太原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为改变旧时街巷封闭不畅、观瞻不雅的闭塞格局,一条规划宽度70米的主干道工程启动,为纪念古城门,得名“迎泽大街”。


/ 1975年,扩建 /


       1975年,新太原火车站正式运营,太原城势向东发展,迎泽东延势在必行,为期2年的工程告竣之后,又一条坦途跃然呈现,向东直达东山脚下。


6.jpg

7.jpg


/ 1987年,生长 /


        城市在生长,道路在延长。时代赋予的使命,敦促迎泽大街旧貌换新颜。1987年,迎泽西大街建成,东起迎泽桥头,西至下元丁字路口。


/ 1996年,西延 /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落地实施,迎泽大街不仅是太原的交通要道,更成为太原“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文化景观标签。1996年国庆节,迎泽西大街西延工程完工,历经四十载,全长10公里的迎泽大街终于全线贯通。


/ 1997年,圆梦 /


        迎泽大桥,是太原城市道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它是这座城市极为重要的形象工程,1997年,宽达50米的新迎泽大桥建成通车,为太原人的十里长街梦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8.jpg


        时间如刀,将每一次的憧憬雕琢成现实;岁月如梭,迎泽的每一次蝶变跃然展现。没有人会拒绝长大,城市亦是如此。不断延伸的迎泽大街,记录着城市生长的脚步,几十年间,沿街的地标建筑逐一问世,变身后的迎泽大街,呈现一片繁华盛景。


        往事一幕幕,许多有关迎泽的童年记忆划过脑海,余音不绝耳,一道长街见证城市变迁,历史继续推进,迎泽正值青春。


编辑:褚慧灵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