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千年古刹永福寺

千年古刹永福寺

发布日期:2019-08-05 16:35 3950人浏览 文章来源:吕梁市文物旅游局


1.jpg


        永福寺,山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吕梁市交城县城东五里阳渠村中心。创建于隋代开皇二年(582年),时有高僧大德住持,在交城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元代前名永福院,自明代始称永福寺。 


        永福寺占地十亩有余,建筑面积2250平方米。寺之主体建筑座北朝南,纵向两进院落,纵轴对称,布局宏大严谨。南端,山门位居正中,钟楼居其东,鼓楼居其西,同建于高1.5米的月台之上,有垂带踏垛可登,气派雄伟。山门一线建筑通宽35米,高低错落,掩映于千年古槐之中,幽静典雅,宛若仙境。山门即为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布瓦覆面,施五踩单昂斗栱。


        明间檐下高悬“永福寺”横匾,乃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九月阖村所立。字体行楷,采用阳刻技法,金光灿灿,殿之左、右各有边门之设,以成佛教“三门”之数,称“三解脱门”。边门建造精致,瓦作烧造工艺独特,透雕技术炉火纯青,陶制执壶、茶盏、仙桃、西瓜、棋局、古筝高居正脊,一改传统脊饰之呆板现象,充分显示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既可减小风力荷载对脊饰的影响,又使原本厚重的屋顶显得轻盈别致。木雕雀替,巧夺天工,令人驻足观赏。钟、鼓二楼皆为两层建筑,下层通体砖砌,朴素自然,墙顶饰冰盘檐,上承砖雕围栏,串串熟透了的葡萄粒大饱满,叶蔓缠绕,疏朗秀气。上层木构,四柱支撑歇山式屋顶,出檐深远,翼角高挑,展翅欲飞。


        前院古柏苍翠,环境雅致。大雄宝殿雄居坎位。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平面呈方形,布瓦歇山顶。斗栱飞椽,柱有侧角、墙有收分,尽显北方古建粗犷之风格。屋顶举架较小,坡度和缓,呈现明代古建特征。为利香客通行,于后墙正中开门,口面方形,木制板门,古老沧桑,铸铁铺首面目狰狞,四十八枚六瓣莲花形门钉分四行横列,寓意“事事顺达”。前院建有东、西厢房各十二间,布瓦硬山顶。东为僧舍、香积、库厨,西为禅室、云会堂。


        大雄宝殿两侧各有掖门通行。三教堂端座纵轴线之最北端,面阔三间,开间较大,前有廊、施斗栱飞椽,高度为全寺之冠,内祀释、道、儒三教祖塑像,这是历史发展到明、清之际,三教合流的具体表现。其东偏殿为圣母庙,西偏殿为文昌宫。东配殿为伽蓝殿,西配殿为地藏殿,均为大式硬山顶建筑,面阔五间,墀头砖雕,精美绝伦。


        山门前广场宽阔,每年农历陆月廿四酬神演戏之时亦作戏场之用。最南端建有倒座戏台,条石构筑,高一人有余。梁架结构独具匠心,设计精巧,台口部分为歇山顶,其余部分为悬山顶,乃古代建筑之特例。戏台建筑整体造型矫健雄伟。台口两侧筑有“一字形”砖雕影壁,雕饰内容丰富。壁心正中阳刻“奏假”二字,类似于今日之“此故事纯属虚构”之意。戏台内壁白墙上保存有清光绪重建后至民国间历年庙会演出题字,记载演出时间、剧团、剧目名称,演出人员花名等信息,是研究晋剧及其它地方戏曲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