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林徽因曾四次到山西考察古建筑,在《大同古建筑调査报告》中,盛赞善化寺:“其大殿、普贤阁、三圣殿、山门四处均为辽金二代遗构,不意一寺之内,获若许多珍贵文物,非始所料。”
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南寺街的善化寺,拥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佛教艺术价值,1961年,其便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坐北朝南,琉璃照壁、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在中轴线上渐次展开、层层叠高。整个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下面就带大家欣赏一下这座古建筑的沧桑之美。
千年善化 雄风犹存
善化寺因坐落在大同古城南门西侧,故俗称“南寺”。该寺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初称“开元寺”。五代后晋时,更名为“大普恩寺”,是当时全国一流的国立寺院,全国重要的佛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据元史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曾经“命江浙转运司通管课程,集诸路僧四万于西京普恩寺作资戒会七日夜”,可见大普恩寺的规模之大。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更名为“善化寺”。
大同善化寺
进入寺院,第一座是山门,第二座是三圣殿,最里面的是大雄宝殿。三座建筑的屋顶设计都采用了 “单檐庑殿顶”(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这在当时只有皇家寺院才可使用,一以贯之三个单檐庑殿顶更是十分罕见,可见这座寺院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
四根巨柱 支撑殿顶
三圣殿面阔5间,进深4间,4根巨柱拓展了殿内的空间,使进入殿内的人没有一点儿压抑感。这4根巨柱是金代原构,粗壮的圆柱让参观者感悟着金代匠人们的智慧。为了满足人们礼佛时的空间需求、减少柱列对视线的影响,当时的工匠常常使用“减柱法”和“移柱法”来实现,三圣殿用的就是“减柱法”,它与“移柱法”一样,是辽金时期建筑设计施工中的创新。
斜拱
开在殿檐下那朵迎风怒放的 “花”——60°斜拱,格外耀眼。它不但承载着檐部的重量,而且具有装饰作用,形如花朵,宏大壮丽。斜拱不同于普通斗拱的出拱 (与梁枋成垂直方向),而是与梁枋成45°或60°的斜拱或斜昂,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这类型的构件在宋式建筑中并未出现过,而宋《营造法式》中也只字未提,除山西境内的一些地区外,这种形式的斗拱在辽金后基本绝迹。可以说,这种构件随着辽金王朝的出现而出现,又随着辽金的没落而销声匿迹。有学者推测,斜拱是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传统住居中的某种成角度的支撑构件,结合了中原本来的斗拱做法最终形成。
大雄宝殿 被赞“伟大”
辽代的大雄宝殿、三圣殿和金代的天王殿、普贤阁,3座庑殿顶、4座辽金建筑于一寺之内保存至今,在国内只有善化寺独有。而这其中,最能体现盛唐雄浑之气、辽金豪放之风的莫过于寺内主殿大雄宝殿。
飞檐翘角
大雄宝殿坐落于3米多高的月台之上,气势恢宏,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被梁思成赞为“伟大之斗拱、深远之檐出”的斜拱,形如怒放的花朵,把古建的雄浑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大殿面阔7间,进深5间,单檐五脊顶,其作为辽代建筑,以单体面积1200多平米排名全国第三。
藻井
八根木柱撑起一个宏大的殿堂,让人不得不惊叹古代工匠们对减柱法的纯熟运用。最为精妙的是,顶部仅在当心间有平棋藻井2间,其余都是彻上露明造。据介绍,露明造的结构,不同于平棋藻井,让大殿的梁架结构一目了然,空间更开阔。
塑像
此外,这座殿里还深藏着壁画、雕塑等珍贵文物。殿内的34尊面部饱满、法像庄严的金代彩塑,讲述着同一个主题故事,教化人们“向善”。这也许是当年明英宗给这座国立寺院赐名“善化”的一个缘由吧。
院内格局 千年未变
善化寺的另一可贵之处在于院内格局千年未变。善化寺在整个大同古城内处于低洼处,保留了唐代时的地基高度,比寺外的马路低了近3米。
院内东西向建有普贤阁和文殊阁。普贤阁保留着辽时原迹,而文殊阁则在民国时被烧毁,后人重新仿制一座。但无论是建筑形态、雕刻细节,还是阁内的文殊菩萨造像,都无法与前人的作品相媲美。这不光是技艺的失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材料的缺失。那个年代,像这样的皇家寺院都要选取最好的木材,而如今选用千年木材建造寺庙和房屋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因为这样的老树大都处在被保护状态。
文旅推介 浓重一笔
如果说山西是一座瑰丽的 “中国古建筑艺术宫殿”,那大同的古建无疑就是这座殿堂里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大同保留了北魏、辽、金、元、明、清、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建筑的优秀典范及雕塑、壁画、油饰彩画、碑刻书法等艺术精品,是中国地上文物最为集中和完整的城市之一。
大同善化寺
身处文物遍地的大同,善化寺“不争不抢”,依然保持着千年古刹的宁静与超然,成为闹市中的一方净土。在大同旅游一卡通景点中,善化寺作为重点推荐景点包括在内。
在“金牌导游·带你玩转山西”栏目中,特邀获得“山西省金牌导游”称号的山西省各地导游做嘉宾,寻访当地历史文化,共享文旅融合盛宴。其中,大同市古建筑保护研究院文博馆员刘若男便主讲了善化寺。
在省文旅厅推出的“风光无限·晋在眼前”11市精品旅游线路中,“文化大同精华游”线路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善华寺便是这条线路的重要环节,被很多游客视为到大同游玩必选“打卡地”。
文字:卢 亚
编辑:褚慧灵
审核:马 燕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