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晋祠圣母殿 匾额意韵长

晋祠圣母殿 匾额意韵长

发布日期:2022-11-16 08:35 2553人浏览 文章来源:太原日报


        匾额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以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和深远的寓意,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之大成,写景状物,言表抒情,文采考究,意境深远,被誉为“古建筑的灵魂”。


  在晋祠博物馆的所有建筑中,现有楹联匾额共计219副,其中圣母殿是楹联匾额最集中的地方,其内容大多为赞颂“封桐”给三晋人民带来的福泽,立意鲜明,书写和雕刻手法精炼。


1.jpg


  圣母殿上高悬于建筑正中央的“圣母殿”牌匾非同一般,它是我国国保级匾额之一。该匾额为木制立匾,长2.3米,宽1.3米,“圣母殿”三字为楷体,摹以《颜真卿法帖》而加工放大,雕刻精美。在晋祠博物馆众多匾额当中,“圣母殿”的匾额显得低调,它虽不常被人提起,实则非同一般。


2.jpg


  在圣母殿前廊正中悬挂的匾额“显灵昭济圣母”,立匾加饰白云朵式花边,是北宋原物。据《宋会要》记载:“熙宁十年(1077)封‘昭济圣母’,政和元年(1111)加封‘显灵昭济圣母’。”


3.jpg


  前廊右侧的“永锡难老”一匾为篆书,晋中祁县晋商渠家渠本翘于光绪十五年(1889)撰并书。“永锡难老”语出《诗经·鲁颂》,“锡”通“赐”,意即永远赐予青春长驻,这里有祈求、赞颂晋泉永流不息之意。该匾采用阴刻、弧形、贴金的手法,由于光线与视觉的反差,当人们凝视时,字体一会儿凸出,一会儿凹进,十分有趣,人称“活字匾”。


5.jpg

4.jpg


  一些匾额为皇帝所书,如清朝同治皇帝题写的“惠洽桐封”,光绪皇帝题写的“惠流三晋”等,这也说明了晋祠及圣母殿当时的社会地位。


  这里还有清代山西巡抚曾国荃的“恩周万禩”、清代山西巡抚鲍源深的“惠普桐封”。古代的文人墨客,一来晋祠,便被这里碧波荡漾、绿水环绕的美景所吸引,这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微风轻轻拂过,便有万千思绪涌起,不由得赞叹先贤给人们带来的福泽,留下题词“坤厚载物”“含弘光大”“万汇含孳”“惠泽长流”“灵源惠泽”等,这些匾额也值得人们驻足欣赏。


文字:马斗全

编辑:褚慧灵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