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殷商方国——石楼青铜文化

殷商方国——石楼青铜文化

发布日期:2019-08-14 15:29 4845人浏览 文章来源:史志山西 山西地方志网


        石楼县地处黄河中游,是一块古老的文明荟萃之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夏为鬼方,商为沚国,春秋称屈邑,西汉名土军,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石楼至今。石楼丰富的青铜器文物和大量地上文物遗址向世人展示着这里曾经的辉煌,这里是华夏文明发祥的中心区域之一,亦是殷商青铜文化最典型的代表。石楼县出土文物数量之多、价值之珍贵,确实罕有。这里发现了大量陆龟、大象、犀牛、三趾马的化石,为研究黄土高原的地质地貌和物种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佐证。


1.jpg

兽面纹龙首提梁卣,商,盛酒器    

1959年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山西博物院


2.jpg

云雷地乳钉纹瓿,商,盛水器或盛酒器  

1957年石楼县后兰家沟村出土|山西博物院


3.jpg

鸮卣,商,盛酒器

1956年石楼县二郎坡村出土|山西博物院


        石楼还发现了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遗址,并伴有300余件珍贵的殷商青铜器。这些文物的大量出土,对研究商周时代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大量商周时代青铜器的频频出土,石楼县被称为“全国三个殷商出土方国之一”。


4.jpg


1959年8月,桃花者村一次就出土商代青铜器79件。龙纹觥为其中代表作。


5.jpg

龙纹觥   石楼桃花者村|山西博物院


6.jpg

龙形觥纹饰


        龙纹觥,也叫龙形觥,是商后期盛酒器。龙纹觥通高18.8厘米,身长44厘米,宽13.5厘米。器物总重量约4.3公斤,身重3.2公斤。从全器形看有些像兽角,做成小船的样子。前端为龙首形,昂头翘鼻,口部微张,上下两排尖尖的锯齿形牙,利齿毕露,牙齿间隙可注酒。整体看又好似一只浅口的鞋,一双圆目凸鼓,粗壮的圆柱形双角圆钝,面貌狰狞。


9.jpg

龙形觥拓片上的龙纹和鳄鱼纹


        器身口沿两侧外附有两对贯耳,也称穿,系拴绳用。后端截平,背上有一长形盖,盖长33.5厘米,宽11.8厘米,盖前窄后宽,重约1.1公斤。中部有一钮,貌似铜器上的伞形柱,钮帽上饰有涡纹。觥后无,下方有低浅长方形矮圈足,放置平而稳定。通体呈蓝绿色地子和锈,形成一个朴素大方的盖。


        觥是一种盛酒或饮酒器,《诗经》屡见其名,如《七月》:“称彼兕(sì)觥”。觥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晚期,一直沿至西周中期,西周后期逐渐消失。其形制有盖,有流,有鋬(pàn),下有方座或四足。觥的纹饰多极精美,大多有生动的动物花纹,在当时应是最贵重的器物。龙纹觥体似兽角,前端龙首昂起,后端宽阔平齐。龙首双目凸起,两角上指,张口露齿,形象狰狞。龙首后的脊部有盖,盖正中有蘑菇状钮,龙的躯体置于器盖上,左右蜿蜒,尾部卷曲,与器浑然一体。下设长方形矮圈足,纵向两侧各一缺口。腹两侧镂雕爬行的鼍(tuó)和举首、吐舌、扬尾的龙,其间点缀鱼状动物和虺。此器造型奇异,在青铜器中仅此一例,鼍纹似扬子鳄,在青铜器纹饰中也极为罕见。(郑凤斌)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