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深藏在晋北小县城的“国宝”—— 灵丘罗罗腔

深藏在晋北小县城的“国宝”—— 灵丘罗罗腔

发布日期:2019-08-21 11:38 5463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1.jpg

▲ 上台前,演员正在默念台词

2.jpg

▲ 演员安文国正在表演新排的剧目

3.jpg

▲ 演员王秀花表演传统曲目《卷席筒》

4.jpg

▲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5.jpg

▲ 惠民演出进山区

6.jpg

▲ 下乡期间,演员在民房中“梳妆打扮”

7.jpg

▲ 村民们兴致勃勃观看演出


  

  灵丘的罗罗腔是流行于灵丘县及其周边地域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当地春节社火活动中的流行节目之一。它由弋阳腔演变而来,兴盛于清代乾隆年间。罗罗腔由一人在前台演唱,众人在后台帮腔,和之以“罗罗哟哟”之声,罗罗腔之名即由此而来。罗罗腔的传统剧目大部分都出自下层文人的手笔,或是民间口头创作,所以通俗易懂,颇有生活情趣。角色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门”为主,表演活泼幽默、细腻真实。


  2006年5月20日,灵丘罗罗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42。国家级非遗重在传承,近年来,灵丘罗罗腔剧团依靠内、外专业艺术人才资源,专门组办由团长李永香为组长的“剧目审改组”,对现有、保存的30多部(本)现代、传统罗罗腔,晋剧剧目进行了内容、形式、架构、唱、白、表演等全面要素的审查与改创,把每一部(本)的核心意义都对标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表演程式、形式、伴奏、舞美力求与时代生活相吻合,由此大大提高了观众的满意度。在今年场戏民测中,群众常点乐看的剧目在20部(本)以上,民测满意度达95%-98%。


  该剧团持续拓展下乡惠民演出服务活动,围绕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政策,不断推陈出新,编纂剧本,将政策通过惠民演出传到每一位农民家中。据统计,自2019年下乡惠民演出从灵丘县上寨镇刘庄村正式拉开帷幕,紧锣密鼓,一气贯之,至6月4日已在县域、区、镇(乡)、村演出22台、202场。(翁剑 图/文)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