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铜墙铁壁砥洎城

铜墙铁壁砥洎城

发布日期:2019-08-22 11:16 3748人浏览 文章来源:太原道



  你去过长城,登过古城,可你触摸过铜墙铁壁吗?从山西阳城润城西北望去,三面环水的砥洎城,好似一座孤立无援的孤岛,更像是一艘缓缓而行的航船。这就是我们要去看的铜墙铁壁。


  砥洎城位于一处土丘上,依地形而建,外观椭圆形,东、西、北三面环水,只有南面与陆地相通,沁河绕城而过,因沁河古称洎水,砥洎城便由此而得名。明崇祯十一年落成。砥洎城是四面合壁的古村寨,明清古宅中混杂楼阁,四通八达的巷道,巷口设有巷门,坊与坊之间又通过横跨巷道的过街楼连接,相比一般的古村寨,砥洎城无疑是个有着不同个性的“异类”。但让你更为惊奇的还是那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经陆路南进入砥洎城,门洞上“砥洎城”三个大字映入眼帘。走进城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昔日用来封闭城门的石槽和石臼,从城墙内侧望去,十余米高,则是蜂窝状的城墙,竖立在眼前。我见过抵御外患的长城,登上平遥古城鸟瞰过全城,它们的蜿蜒崎岖,它们的雄伟使我赞叹,但令我为之震撼的还是眼前那密密麻麻、排列整整齐齐的坩锅,它与石条混砌的特殊结构,足以使你感觉这儿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仰望着密密麻麻,排列整齐的城墙,很像是一个个蜂窝,给人以“异类”的奇妙,穿越时空的感觉。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怎么也想象不到,当初古人们是怎样的奇思妙想,将这些冶铁废弃的坩锅砌建在城墙上。这时我仿佛看到,古人在用晋东南的优质小米粥,拌着粉碎的铁渣和石灰,在一层一层向上砌。这是砥洎人在特殊的环境里,书写出自己的故事和梦想。古时这里曾是南北通商古道,战事必夺之地。砥洎村冶铁十分发达,富商巨贾迭出,在明末的动荡岁月里,多次遭到流寇袭扰,村寨为防御来犯,建立防御工程。他们外围用砖砌建,里面用冶铁废弃的坩锅为城墙的主要建筑材料构筑,既坚固耐久,又废物利用,降低成本,从而一举三得。当我们用手触摸和敲击那蜂窝状的城壁时,硬度坚如磐石,犹如钢铁一般,其抗击强度要胜于青砖多少倍。战时,敌寇曾用重炮猛轰,外墙炸开一个个洞,而内墙毫发未损,敌寇只好作罢。


  城内道路规则,城周筑环城路,住宅巷道,各种设施齐备。古时一遇兵荒马乱,城门一关,自成一体,坚不可破。我们环绕城廓一路走去,只见北面临河城墙从河边筑起,显然要比南城墙高出一倍,城墙上设城垛、炮台等,起着观望、反击外来之敌的功能。一旦溃败,即可沿着城北城墙石梯而下,通水门暗度陈仓,乘舟而出。体现出独特的防御为本、平战结合的设计风格和建筑特点。这自成一体的精巧构思布局,无不折射出古人的聪睿才智,是研究古时村寨防御工程的极好教材。


  “但索有窗皆映竹,须教无槛不临花。日均空翠来湘箔,篆袅青烟出绛妙。”这是明南京吏部尚书、祖籍润城屯城人张慎言,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对家乡民宅的题诗。不难看出这里既有北方村寨的城廓,民宅建筑且又颇具浓烈的江南水乡之特色。砥洎村不大,巷道狭窄,虽没有小桥流水,但形体设计规格、建筑布局十分考究。十大街坊,摆布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别,巷道形成许多丁字街口,且巷深墙高。巷内住宅顶之间架设过街楼通道,行人在空中走廊相互行走。民居大多为单进式二进院,每坊之中院与院连为一体,相互连接,四通八达。院中房屋多为双层,大部分设有楼道。正房亦有三层者,但屋身偏低,不设门和楼道,呈阁楼式。民居门额皆为“××居”字样,不失文雅之举。在一处建于明代的四合院,门上即书“有恒居”,进入院内,放眼望去,木石雕刻,细腻逼真,花鸟人物栩栩如生,四梁八柱,四门八窗,雕梁画栋精美绝伦。内厅、堂、厢、轩各具风情,显得气韵和谐、超凡脱俗。这只是砥洎城众多院落中的一个,当你追忆砥洎城旧日繁华梦时,就不难想象那些豪宅从何而来了。正是因为先人们在商海里增长了见识,积累了财富,才使得砥洎城出落得如此靓丽。


  砥洎城的风格是幽雅而气度不凡,砥洎城人的性格是温良而不喜张扬。尽管他们拥有辉煌的过去,但在此间的街坊闾巷,你丝毫也察觉不出“祖上也曾阔过”的骄傲。这里的人们默默守护着古香古色家园,平心静气,惠风和畅;气氛是出奇的静谧,绝少有追名逐利的喧嚣,让见惯了热闹景象的游客们暗暗称奇。


  离开砥洎城,刻在心中的,不仅仅是那铜墙铁壁的护城墙,静谧雅致的民居建筑,更多的是砥洎城人的灵气,古村落的悠久和她的柔情。这一趟不虚此行。(梁冬)


 

1.JPG

远眺砥洎城

 

2.JPG

3.jpg

砥洎城城门


4.JPG

123.jpg

蜂窝城墙

 5.jpg

砥洎城民居

6.jpg

鸿胪第

 

7.jpg

张敦仁故居

8.jpg

世泽坊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