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一座门楼,两块匾额,四世大夫,六人功名——阳城潘家十三院

一座门楼,两块匾额,四世大夫,六人功名——阳城潘家十三院

发布日期:2019-08-23 15:31 4874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日报


1.jpg


  南安阳村坐落于阳城县城东南5公里的濩泽河南岸,2018年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内就有声名日隆的“晋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潘家大院。穿过清幽的座座院落,抚摸古迹斑驳的建筑,潘家300多年前奋斗的历程和家业繁荣的盛况历历在目。随着近年来对潘家大院的保护性开发,潘家大院日益引人瞩目,多地媒体频频关注,《白鹿原》《立秋》等多部热剧走进潘家十三院选景拍摄,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


  据县志记载,南安阳村潘家是明初从山西省境内的高平县赤土坡迁居到安阳的,历经明清两朝,潘家共修建院落53座,拥有房屋1600余间,总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潘家十三院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共有房屋361间,建筑特色为我国北方清代稀见的九间头四合院。潘家大院兴盛于清嘉庆年间,在商,富可与晋商平阳亢氏、太谷渠氏齐名;在朝,明清时期潘家被封为大夫的有潘为镒、潘为哲、潘为杰、潘蔚宗、潘功宗、潘景宗等多人。


  南安阳村现存的潘家大院古建,尚有上院、下院、棋盘院、书房院、工底院、马房院、潘氏宗祠以及潘家十三院等,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潘家十三院,是晋城地区乃至北方泽商鼎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商宅会馆建筑。它修建于嘉庆十九年(1814)到嘉庆二十三年(1818),历经数年而成。其内,院通院、楼通楼、园通园,建筑宽敞大气,融合南北方风格,到处散发出古香古色的传统气息。


  潘家十三院整体布局呈坐北朝南向,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正门走马板上雕刻的“所其无逸”出自《尚书》:“君子所其无逸,知稼穑之艰难”。十三院的第一院是晋贤院,院门上匾额刻书“容身居”,意为仅可容身的居所。在东南角的小门匾额上刻书“职思其居”,告诫族人不可追求享乐,要思考自己所处的位置及承担的职责。


  讲解员刘二巧女士介绍,潘家先人靠务农务工小商小贩起家,定居南安阳村后,开始从事冶炼铸造实业。明朝为减轻边关后勤供给压力实行“开中制”后,潘家先人适时抓住这次历史机遇,利用政策获取贩销食盐的资格,赚到了第一桶金。此后,便在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成立了“大兴宝号”总公司,商业网络几乎遍及当地所有城镇,另在河南商丘设有11个分号,在武汉汉口设有12个分号,在山东济南、陕西长安、山西运城、湖南长沙、浙江、江苏等地均设有商号。嘉庆道光年间,潘氏家族的生意范围以朱仙镇为中心,东走山东潍坊朱里,南通汉阳、福建,西闯长安、川陕、云贵,北越蒙古、苏俄恰克图,经营项目有当铺、珠宝、古玩、丝绸、日杂、百货、盐业、茶叶等,后又成立“中和祥”商号。潘家生意最鼎盛时期,把生意做进了紫禁城,把“大兴宝号”分号设到了京城,专门经销朱砂,几乎总揽了皇宫的胭脂、染料生意。《晋商史料全览·晋城卷》记载:“潘氏商业发展到鼎盛时期,日收银二十二驮(一驮约千余两)。”此外,潘家在运城地区还经营盐池,在安阳经营冶炼业、铸造业、砂锅业。潘家经营的土地达3000多亩,以商带农,打造了路圪嘴庄园、太平庄庄园、墁上村庄园、小岭村庄园、大义村庄园、龙掌村庄园六大庄园,形成种植、畜牧、豆腐加工、油坊、粉坊等产业链,成为山西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著名富商。从清嘉庆年间始,潘家第六代领头人潘为杰、潘为镒开始修建潘家十三院。


  刘二巧女士介绍,潘家大院第二道门内是潘家十三院的精华所在。一座两柱单楼的牌坊式门楼两侧雄踞着两个栩栩如生的大石狮,门面饰有衔环虎头,门楼是皇家工匠精修的挑角式兽头木屋瓦结构。在门头走马板的位置上,悬挂有旌表着“诰赠朝议大夫候选同知潘子立(学礼)、诰赠中议大夫南安府同知潘兰亭(日曾)、诰赠中议大夫南安府同知潘汉三(为杰)”的匾额。大门内设屏门的走马板上用篆书雕刻着“四世大夫”,以示潘家四代人获得大夫的称号。再往里一面镂空闪屏门门楼背面木刻了“诰授朝议大夫候选同知加一级潘为镒;诰授奉政大夫分发河南候补同知加一级潘蔚宗;诰授中议大夫江西南安府同知前兵部主事加三级潘功宗。”可谓一座门楼,两块匾额,四世大夫,六人功名,令人称奇!迎面是一幅凤凰栖息图的砖雕,凤凰栖息风水宝地,牡丹花开同气连枝,一颗桂树下卧着一只鹿鸟,寓意潘家后人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进入潘家十三院第三道门内,精致的木工雕刻最为精彩,雀替、额枋、平板枋、卡子、垫墩、门簪,每一处都装饰着漂亮的雕刻花卉,内容吉祥,寓意美好。门上的匾额书写着“居廉让间”,意思是居住在廉泉让水之间,表达了潘氏家族追求“远离贪欲,洁身自好”的道德标准。


  第六院为潘家十三院的核心部分,是集中在中央并由主人居住的主院,兴建于潘氏家族最为鼎盛的清嘉庆年间。其样式仿照上海徐光启的九间头四合院为样本,结合山西地方建筑特色,请皇宫内务府和工部专业设计师设计规划,建成四大八小的标准院落。这种五天井、九间头四合院,恰到好处地融合了中国南北方四合院的建筑风格,在清代北方极为罕见。潘家大院的北房,是院子里规格最高的建筑,也是潘氏家族商定大事的地方。道光三年(1823),皇帝晏宁颁发“怀清履洁,旌表节孝”的圣旨,由潘氏家族供奉于堂屋正中。


  南安阳村,2006年11月23日被山西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1月24日被晋城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是“中国景观村落”“中国传统村落”;2018年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录。近年来,阳城县政府将南安阳村列为打造全国古堡民居第一县的试点地,村内的潘家庄园也正在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秦宏平)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