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凉山古称纥真山、纥干山、采药山,系阴山余脉,海拔2144.6米,为大同市近郊海拔最高的山峰。北与内蒙古大盘梁山相望,西与西寺梁山对峙,西南有其余支马铺山。采凉山是典型的地垒山,山体浑圆,山顶平坦,总面积649.1平方公里。
采凉山以山峰峭拔、高寒异常、冬夏积雪而著称。每当春末夏初,平川之地早已花开似锦,唯有此山积雪皑皑。唐昭宗曾以“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的诗句描写采凉山的雪景。山上森林密布,药材遍地,山花烂漫,风景宜人,已成为避暑旅游胜地。“采凉积雪”为大同八景之一,有“马嘶踏遍银山顶,鸟倦惊飞玉树枝”的咏叹。
登上采凉山主峰,整个大同盆地历历在目,桑干、御河如带,境内诸山如砾。置身于苍松翠柏之中,前面奇峰绝壁,白雪覆盖;脚下花香草青,郁郁葱葱;周围流水潺潺,曲径通幽;树上鸟雀欢歌,快乐啼鸣。怡人的景色令人心驰神往,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不似身来似梦来”的奇妙境界。
采凉山旧有采凉观、碧霞宫、地藏寺及明代藩诸王墓。如今,采凉山红石崖已成为大同著名的风景区之一。红石崖下有一座道观,名太玄观,创建于民国年间,“文革”时期被毁,70年代由葛道重修。共两层,上层主殿供奉老子,两侧为南极仙翁和药王孙思邈。下层主庙,中间为三官,两侧是寿星、观音。鎏金屋顶,雕梁画栋,红墙绿瓦,光彩夺目。
山上有明代九个代王的墓葬。据《大同县志》载,“明代藩诸墓,代简王桂墓、戾王逊惴墓、隐王仕德墓、懿王俊杖墓、昭王允耀墓、恭王廷琦墓、定王鼐铉墓并在采凉山;惠王成燎墓、思王聪沫墓并在马铺山”。据实地查勘,今大同市东5公里的马铺山下,西起古城村,经燕庄村南、西坟村到东坟村东北,东西绵延3.5公里,似弧形排列着大小九座直径8-10米、高4-5米的坟丘。
当年建筑壮观,地下墓室宏大,地上有红墙绿瓦的享殿、碑亭和石雕碑坊,并置有民户守墓地,现在的东坟村、西坟村,就是守墓人的住地。清兵入关后,地上建筑物被焚毁。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