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历尽风霜犹傲立!看这些古树有多美

历尽风霜犹傲立!看这些古树有多美

发布日期:2023-10-11 17:41 20536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晚报



  10月10日,山西省林草局消息,近日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举办的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上,全国100株最美古树和100个最美古树群推选结果公布,我省6株古树3个古树群入选。


  此次“双百”古树推选宣传活动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指导、新华网主办,旨在展示宣传我国古树名木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自然绝美的奇特景观以及各地古树名木保护典型做法,提升社会公众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经过公众投票、专家评审、全网公示等环节,从全国各地推选出黄帝手植柏、黄山迎客松、北京潭柘寺帝王树等100株最美古树和蜀道翠云廊古柏群、林芝巨柏古树群、利川古水杉群等100个最美古树群。


  临汾市霍州市李曹镇七里峪村1000年的油松、韩壁村1000年的白皮松入选“10株最美古松树”;晋中市介休市绵山镇西欢村2650年的侧柏、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博物馆3000年的侧柏入选“10株最美古侧柏”;太原市小店区营盘街道狄村街1300年的国槐、晋中市灵石县南关镇西许村2840年的国槐入选“10株最美古槐树”。


  同时,运城市稷山县稷峰镇的稷山板枣古树群、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区台怀镇台怀村的镇海寺油松古树群、吕梁市交城县天宁镇卦山风景区的卦山侧柏古树群入选“100个最美古树群”。


最美古松树


七里峪油松

  树龄:1000年


  位置:临汾市霍州市李曹镇七里峪村


  七里峪油松生长在石上,石夹根、根穿石,树石相互撕咬,油松艰难生长。松根千年穿石功,不畏石盘铁般硬。石因树而丽,树因石而壮。树干扭曲,生长得悲壮;枝干不粗,成长得苦艰。肤黑红,皮粗糙,可见其苍老。


  村庄依树而建,彰显灵气动感。油松傍村而生,护佑百姓生灵。人树结盟,自在又自然,和谐又共生。


韩壁白皮松

  树龄:1000年


  位置:临汾市霍州市李曹镇韩壁村


  韩壁白皮松树高15米,胸径280厘米。主干以上生出一级枝7个,二级枝20多个,冠幅东西为27米,南北为21米。冠圆平顶,形态美丽。白皮松亮堂、干枝上色块斑驳,淡青粉绿是主调。它适应在千米以下的高程生长,是美化环境的首选。


最美古侧柏


西欢侧柏

  树龄:2650年


  位置:晋中市介休市绵山镇西欢村


  西欢侧柏已有2650年的树龄,属国家一级古树。古树树高15.06米,腰围长11.8米,根部周长16.7米,冠幅为18米,主干分出10个枝杈,茂盛时树荫覆盖面积近300平方米,其腰围比树龄最长的陕西轩辕黄帝手植柏(胸围10米)尚粗1.8米,堪称“全国柏树之王”。


  2000多年来,西欢侧柏目睹了古邑介休的风雨沧桑,是介休历史的“活”见证。2009年以来,介休市加大对古树的保护力度,多次聘请省、市古树专家现场勘察调研,制定可行性保护方案,对其实施保护。其中,2009年山西省双保管护工程,对古树实施了设置围栏、树体支撑、病虫害防治等保护项目。通过多次全面的保护与复壮,古树长势有了明显变化,树势衰老得到明显延缓。


晋祠侧柏

  树龄:3000年


  位置: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博物馆


  晋祠侧柏,俗称卧龙柏,又名齐年周柏,为晋祠三绝之一。生长于北宋代表建筑圣母殿北侧,为西周所植。这棵3000岁的古柏树,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见证着时代的更迭,也给三晋人民留下了太多的神秘和传说。


  近年来,为守住绿色“活文物”,晋祠博物馆坚持全面保护、科学养护、依法管理的原则,不断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实施了“千年古树无损技术检测”,利用PICUS弹性波树木断层画像诊断装置和TRU树木雷达等无损检测技术,掌握千年古树的树干空腐情况和根系分布情况,为古树持续、健康生长制定科学有效的复壮方案。


最美古槐树


狄村国槐

  树龄:1300年


  位置:太原市小店区营盘街道狄村街


  狄仁杰文化公园内的唐槐历史悠久,唐槐是见证太原古城悠久历史的活化石,国内许多著名古树专家称它为“活的文物”“古树之最”。


  唐槐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022年园林科创服务中心开发的“太原市古树名木智慧化信息管理系统”在唐槐上投入使用,该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古树生长状况,对古树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


  作为古树养护单位,狄仁杰文化公园会对唐槐进行科学化养护、常态化检查。每年根据唐槐的生长态势,制定古树保护计划,并聘请专业人员根据计划对唐槐采取科学、有效的复壮措施,确保古槐的正常生长。


西许国槐

  树龄:2840年


  位置:晋中市灵石县南关镇西许村


  西许国槐,也称周槐,植根于灵石县城东南五十里处的西许村中,东临雄伟壮丽的石膏峻峰,西瞻开阔蜿蜒的仁义河谷,南眺翠屏山上的文笔塔,北倚千古名山韩信岭。这里青山环绕,涧水穿行,为游览石膏山风景度假区的必经之路,也可称“山前第一景”。


  屈指算来,周槐已经历2800多年的岁月。今日之周槐,主干高8.5米,树围8.4米,冠幅16.2米,树身七八人尚难合抱。根部外表片皮不存,且已中空,树冠却依然郁郁葱葱。


最美古树群


稷山板枣古树群

  树龄:1500年


  位置:运城市稷山县稷峰镇


  稷山板枣历史悠久。全县枣树栽植面积15.3万亩,现存千年以上古枣树17500株,500年左右树龄枣树5万多株,百年以上的2万余株,是全国唯一的“万株千年”板枣古稀树群,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认定为中国最大千年古枣树群,是我国古枣树最多、最密集的区域。


  2017年1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稷山国家板枣公园,是目前山西省唯一的林木(花卉)专类公园;2017年6月,稷山板枣生产系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12月,稷山国家板枣公园确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虽经沧桑巨变,但依然枝繁叶茂,挂果产枣。


  在这里,古枣树连片成林,千姿百态,千奇百怪,屹然挺立,奇趣横生;外形奇特,或崎岖古岸,或虬结龙盘,枝或曲而兀展,杆或空而益坚;霜皮斑驳,屈突棘连,粗壮者两三人方可合抱,斜倚者似若倾而枝偏。这些珍稀枣树有的酷似老者安坐,有的恰如战将挺立,有的如同情侣相依,有的却像少女风姿绰约,犹如走进历史的画廊,妙趣无穷,令人叹为观止。


镇海寺油松古树群

  树龄:300年


  位置: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区台怀镇台怀村镇海寺


  五台县镇海寺油松古树群,生长在佛教圣地五台山(五台县境内)镇海寺周围和寺院内。此地两山夹峙,中峰微缓,古柏苍翠,风景颇为秀丽。


  古树绝大部分为油松,分布在寺院北侧的山坡上和寺院内,寺院门前为集中分布区。这里的古树高大通直,生长健壮。浓荫苍翠的古松掩映着山寺,在五台山寺庙区还是少见的。古树共有500株,占地面积300亩,平均树高17米,平均胸径130厘米。


卦山侧柏古树群

  树龄:100年


  位置:吕梁市交城县天宁镇卦山风景区


  卦山柏学名“侧柏”,为柏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小枝扁平,叶细小呈鳞形,小枝与叶呈一平面,种子繁殖,是我国分布较广的风景林木。木质坚实细致,气味芳香,耐腐蚀,可供建筑、家具等用材。


  卦山是交城县最大的寺院之一,汉魏兴朝为道家所居,柏树群号称全国之首。卦山现有古柏800余亩,古柏树5万余株,百年以上的有两万余株,被称为“卦山一绝”。  


  文字:薛建英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