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山西长城·雄姿

山西长城·雄姿

发布日期:2023-10-12 16:46 19826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青年报

  

008ba12c_1.jpg

雁门关旧貌


008ba12c_2.jpg

右玉三十二长城


008ba12c_3.jpg

天镇保平堡长城


008ba12c_4.jpg

左云镇宁箭楼


008ba12c_5.jpg

广武长城


008ba12c_6.jpg

代县白草口长城


008ba12c_7.jpg

左云八台子长城与教堂遗址


008ba12c_11.jpg

大同古城


008ba12c_12.jpg

灵丘狼牙口关


008ba12c_13.jpg

偏关老牛湾

  长城,是由墙体、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组成的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


  我国长城的修建,最早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冷兵器时代,其作为一种有效的防御方式,受到了历代君王的信赖,使其不断得到传承、发扬和更加完善。到了明代,更是将长城的修筑发展到了顶峰,最终形成了东起鸭绿江畔的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的长城防御系统。


  作为当年防御蒙古各部落侵入的前沿和防守京城的主要屏障,明朝自建立起,就把山西作为重要的防御地区。早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始,就以大同为中心,建立起了相应的军事防御设施。后又随着九边军事重镇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在大同设立了大同镇,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在偏关设立了山西镇(太原镇、三关镇),后又增设了隶属真保镇管辖的部分长城。


  2020年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山西省境内的李二口段、茨沟营段、娘子关段、镇边堡段、新广武—白草口段、宁鲁堡—八台子段、右玉县二边段、老牛湾段8段明代长城上榜。  


  文/图:张向东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