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安泽上寨摩崖造像 26个人物穿翻领蹬短靴

安泽上寨摩崖造像 26个人物穿翻领蹬短靴

发布日期:2024-04-18 16:05 2268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青年报

    

  临汾市安泽县位于临汾、长治、晋城三市交界处,地处太岳山东南麓,沁河自北向南穿境而过。虽然有关安泽地区佛教信仰情况的历史文献较少,但留存至今的一些北朝时期的摩崖造像,足以证明当时佛教在当地的传播盛况。其中开凿于北齐年间的上寨摩崖石刻造像,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这里还有红色的历史印记,游客可以到太岳行署旧址,追寻红色足迹;还有独特的荀子文化,游客踏入荀子文化园,便开启了文化之旅。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走进山川秀美的安泽,探寻上寨摩崖石刻造像古遗迹,寻访太岳行署旧址和荀子文化园,赏良马黄花岭漫山连翘。


上寨摩崖石刻人物一身民族风


  安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风光秀丽迷人,集古色人文、绿色生态、红色革命教育等文化于一体,境内的摩崖石刻造像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在安泽县良马乡上寨村泗河西岸、老庙上岭山腰处,有一处坐西朝东的摩崖石刻造像,据现存题记记载为北齐年间雕凿。


  上寨摩崖石刻造像由两块南北相接的自然砂石组成,南侧的摩崖石刻造像内容丰富,分为上中下3个部分,有佛、菩萨、人物、狮兽、马匹等造像及供养人姓名,其右侧留有题记。上部分采用高浮雕手法雕刻,左右两龛并列布局,均为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一佛四菩萨造型。只是其中一龛里的佛背后没有背光,较为罕见。下部为4幅人物场景画,共有人物31人、马匹8匹,其中5人穿着宽袖、圆领的传统中原服饰,其余26人均为翻领、窄袖、短靴的少数民族服饰。马匹则雕刻有络头、缰绳、鞍鞯及头、胸、臀的饰绦,却没有马镫,这为研究南北朝时期的马饰、马具提供了实物资料。


  北侧的摩崖石刻造像风化严重,仅残留题记和一个像是跪拜的人形。从各处的题记推断,雕凿时间前后共用最少38年。


  上寨摩崖石刻造像的造型设计和雕刻手法,在汉代雕刻艺术传统的基础上由粗简向精湛发展,是艺术构思和雕刻技巧都更加成熟的表现,对研究中国美术史、佛教史、古代服饰史均有较高的价值。


黄花岭漫山披“金甲”


  安泽地处太岳山东南麓,因境内森林植被覆盖面积大,又因沁河的流淌兼具江南秀美风韵,而被视为三晋大地的“绿肺”,2018年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沁河沿线绿树成荫,花繁锦绣。春夏秋三季游人络绎不绝,林间野餐、持竿垂钓、会浪击水、浪遏飞舟。寒冬季节,段峪河、泗河飞瀑成冰,书画写生、游览摄影,景色绝佳。良马黄花岭、安泽荀子文化园、望岳楼、府城飞岭河畔人家、杜村太岳行署旧址、和川刘少奇故居、唐城唐王寨等休闲旅游地,吸引着八方游客。


  清明节过后,次第开放的野生连翘花,让黄花岭漫山披上了“黄金甲”。黄花岭景区是安泽县森林公园景区之一,主要以野生连翘为主,是当地野生连翘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2018年,黄花岭“金色花海”作为山西省唯一一个花海基地,被中国森林旅游节评选为“最美花海”。


  安泽县是全国野生连翘生产大县,素有“太行山上绿色明珠、花海世界康养圣地”“连翘之乡”“华夏连翘第一县”之美誉,“安泽连翘”还被原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地理保护标志产品。


荀子文化园处处显学问


  安泽以安吉、泽泉两地合称而为名,20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论家、教育家荀子就诞生在这里。为纪念和弘扬荀子的文化和精神,安泽在县城之东的况山上塑起了荀子像,并打造了别具一格的荀子文化园。


  走入荀子文化园,步步有真经,处处显学问。文化园的大门由4座亭楼组成,以战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巍峨耸立。千阶石梯通连着各处楼阁宫院,植被鲜花簇拥着雄壮的荀子大殿,大殿里的汉白玉荀子雕像依案席地而坐,重现了其当年的讲学风采。寓意荀子32篇著作的32件石刻竹简,组成了别具一格的书林文化广场。


  文化园内还有一座动植物标本楼,里面陈列有400余种野生植物标本。园内栽植有白皮松、侧柏、松柏、五角枫等乔灌木100余种,苍翠欲滴,形成了百花迎春、绿荫护夏、红叶映秋、松柏伴冬的自然景观。


  荀子文化园不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一座文化中心。这里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漫山遍野的清新空气,犹如圣贤之风萦绕其间,为游客打开了哲学之门,开启了一段修身养性、道德升华的旅程。


太岳行署旧址里追忆历史


  去年年底,安泽县小李村太岳行署旧址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小李村太岳行署旧址建于清道光年间,四合院布局,主要包括太岳行政干校和共青团、警卫连、妇救会3座旧址,现存院落4处、建筑13座,保存基本完好,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第一批省级红色文化遗址。


  太岳革命根据地从1937年创建到1949年结束,历时12年,东连太行根据地、西望陕甘宁边区,是保卫延安大后方和太行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的重要屏障。曾先后驻扎于沁源、安泽、沁水、阳城4地。1942年10月至1944年11月,太岳区党委、太岳军区司令部、太岳行署等党政领导机关整建制驻扎在安泽县良马镇桑曲、小李、郭庄一带。太岳革命根据地领导机关驻扎安泽期间,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对敌军事、政治、经济斗争和反“蚕食”斗争,带领太岳区人民度过了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


  太岳行政干校旧址是党校的前身,这里曾是培养党政军干部的主战场,当年太岳行署和太岳军区驻扎于此时,利用战斗间隙进行干部轮训,从而提升干部素质,进一步发展壮大太岳革命根据地。


  近年来,小李村太岳行署旧址依托丰厚的红色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不断发展壮大乡村红色旅游产业。修复了太岳行署、太岳区党委、太岳军区司令部、太岳军区政治部、太岳行政干校等旧址;建设了乡村文化记忆馆、山西抗战国家记忆馆、王光烈士纪念馆等展馆;修建了小李村安泽研学民宿、安泽康养民宿、杜村乡党群之家等民宿及活动场所、文创商店等场所。此外,还推动实施了一批红色文旅融合项目,带动建设了一批红色旅游精品景点,成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红色党建培训活动、中小学生红色研学的首选地。


  春到安泽风光美,漫山遍野铺黄金;夏到安泽绿成荫,凉风习习沁心脾;秋到安泽红胜火,层林尽染醉心魄;冬到安泽赏白雪,层层山岭赛玉琢。安泽山水如画,引得游客流连忘返。  


  文字:田   璐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