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平定人文旅游圣地:冠山

平定人文旅游圣地:冠山

发布日期:2019-09-19 12:56 5804人浏览 文章来源:阳泉市人民政府网


1.jpg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境内的冠山,是山西省东部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山,距平定县城4公里,距阳泉市9公里,因其主峰状如“冠”,故名冠山,海拔1125.6米,面积约1千万平方公尺,现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省级森林公园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崇古冠山书院、槐音书院、夫子洞、敬惜字纸洞、文昌阁、左丞石庵、仰止亭、丰周亭、“文献名邦”坊、资福寺、吕祖洞、真武庙、兴学亭、名人题刻、参天古树等景点。


         冠山集儒、道、释于一山,尤以儒家文化为盛,以冠山书院为代表的儒教设施一应俱全。自宋元以来,书院之名就有“冠山精舍”“吕公书院”“冠山书院”“名贤书院”“高岭书院”“崇古冠山书院”“槐音书院”等名讳。另外,还有和书院相配套的许多附属教育设施,如“敬惜字纸洞”“敬化字纸池”“夫子洞”“读书台”“左丞石庵”“文昌阁”等。清嘉庆二十一年重修冠山书院碑文载:全国较著名的书院有常州的邑山书院,池州的齐山书院、曲阜的尼山书院,而“……在太原,唯冠山书院显于当时”。据史载,书院可上溯到宋宣和年间,鼎盛于元、明、清三代,培养出许多杰出人物:元代的中书左丞吕思诚,明代的兵部、吏部、礼部尚书乔宇,清代的两广总督窦,近代名动京华的才女石评梅。


        山以人名,文以山兴、钟灵毓秀的冠山招引了明末清初大思想家傅山、清代著名学者张佩芳、写过《蒙古游牧记》的著名地理学家张穆前来游历讲学,留下了许多石刻和传说,令后人观瞻称颂。由于冠山书院地灵人杰、敦实务教,人受其染,地受其益。据不完全统计,在元、明、清时期,平定科举中进士131人、举人680人、各类贡生785人,因此,平定史称“文献名邦”,有“山西文化数二定(另一个为定襄)、二定之中数平定”之说,冠山即为平定文化的重要象征。


        四季皆景的冠山,春来花香鸟语,泉鸣洞谷;夏至苍翠葱茏,凉爽宜人;秋时霜叶碧天,金果压枝;严冬玉树琼枝,红装素裹,尤以平定八景之一著称的“冠山雨过”使人赏心悦目,冠山即人文、又自然的儒雅内涵成为人们旅游的好去处。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