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穿越到民国太原去Shopping

穿越到民国太原去Shopping

发布日期:2019-09-26 11:21 7673人浏览 文章来源:太原道


        这些年流行穿越小说,小说里的主人公都是现代人,却阴差阳错去了古代,跟古人一起生产、生活、掐架、恋爱、生孩子,并且立下赫赫战功,创下宏图伟业。穿越小说一般都往远里写,不是让男一号穿越到春秋战国,跟孔子、孟子称兄道弟,就是让女一号穿越到大汉大唐,跟赵飞燕、武则天争风吃醋。今天我们也来个穿越,不过我们穿越的目标很近,既不是相距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也不是相距一千多年的隋唐五代,而是民国,而且我们有一个精确定位: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的太原市区,因为,就笔者掌握的资料中那一年的物价数据最翔实、最全面,故以此为例。


1.jpg

█ 民国时期的太原城航拍照片

 

购物货币

 

        我们去民国太原的目的,是为了解非常单纯非常好玩绝大多数女士都非常喜欢做的一件事儿:购物,或者用小白领的洋范儿表达:Shopping。


2.jpg

█ 民国时期太原最繁华的商业街——钟楼街,Shopping首选目的地


3.jpg

█ 民国时期的太原商业街

 

        不管在哪个时代Shopping,都必须带钱。去民国Shopping,带人民币是指定不行的,因为民国人不认这个。民国人经常用的钱是银元、铜元、镍币、银元券、抗战前后发行的法币,以及抗战期间日伪政府发行的中储券,还有解放前夕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圆券。具体到民国二十四年的太原,法币、金圆券和中储券还没有流通,银元、铜元和银元券正在使用,其中铜元的面值太小,银元券又经常贬值和更换,所以我们最好带上银元。



10.jpg

█ 民国时期山西省银行发行的纸币,俗称晋钞

 

        银元也分好多种,民国太原流通过至少五种银元:第一种,清朝后期流通到中国境内的墨西哥银元“鹰洋”;第二种,继“鹰洋”之后流通到中国境内的英国银元“站洋”(也叫“杖洋”);第三种,清朝末年中国自造的银元“龙洋”;第四种,带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袁大头”;第五种,带有孙中山头像的银元“孙大头”。这五种银元里面,流通最广、最能让民国人认可的是“袁大头”。

 

        这两年,“袁大头”在古玩市场上的叫价翻着跟头往上涨,一枚动辄七八百元,所以直接拿着人民币去购买已经成为古董的“袁大头”非常不划算。比较划算的做法,是先用人民币购买白银,然后带着银子一起穿越,穿越成功后,再把银子兑换成“袁大头”。


11.jpg

█ 1934年  太原兴业钱局  同人摄影

 

        民国二十四年,太原市区到处都有人摆“钱摊”,专门兑换货币,每天早上五点开业,上午八点收摊,称为“早市钱摊”。业务红火时,还有人摆“午市钱摊”和“夜市钱摊”。这些钱摊的兑换率很透明,大约25克白银能换“袁大头”一元。现在白银正在猛涨,一克银子标价7.5元,买25克下来,加上手续费,得花190元。所以您要想去民国太原买一元“袁大头”的东西,得在穿越前备下190元人民币;想去民国太原买10元“袁大头”的东西,得在穿越前备下1900元人民币。以此类推。

 

        OK,假设您已经买到了若干克银子,假设您已经带着银子穿越到民国二十四年的太原,假设您已经找到了钱摊并且完成了兑换,假设现在您兜里已经装入了“袁大头”若干元。那么,好戏开场,开始Shopping。

 

食品市价

 

        民以食为天,咱先买吃的。民国二十四年,太原市面上中等大米0.058圆(银元,下同)一斤,二等机制面粉0.075圆一斤,菜籽油0.28圆一斤,食盐0.11圆一斤,红糖0.24圆一斤,瘦猪肉0.15圆一斤,肥猪肉0.21圆一斤。换算一下,为了买一斤大米,您要兑换掉一克半银子,花费掉大约10元人民币。民国二十四年的“斤”跟现在的“斤”一模一样,都是500克,现在米价虽涨,一斤中等大米也就3元而已,穿越后却需要花10元才能买到,真是不划算。


12.jpg

█ 民国时期太原义顺昌商号,经销各类高档食品

 

        不光买米不划算,买其他任何一类食物都不划算。像食盐,0.11圆一斤,折合人民币20多元,现在加碘盐不到两元一斤,比民国二十四年的食盐便宜10倍不止。还有猪肉,当时瘦肉0.15圆一斤,折合人民币将近30元;肥肉0.21圆一斤,折合人民币将近40元。现在牛羊肉最多才能卖到这个价。不过民国太原的牛羊肉倒真不贵,牛肉0.13圆一斤,羊肉也是0.13圆一斤,折合人民币25元不到,比现在的牛羊肉要便宜。


13.jpg

14.jpg

█ 民国时期太原晋裕汾酒公司留影

 

        猪肉之所以比牛羊肉贵,主要是因为当时的食用油太贵,比肉还贵,而猪肉比较肥,含油多,买一斤猪肉相当于买了一斤便宜油,所以猪肉当然要比牛羊肉贵,肥猪肉当然要比瘦猪肉贵。这个现象不光在民国太原存在,在民国时的广州、杭州、南京、北京、昆明、重庆等城市一样存在。甚至不光在民国,在宋元明清等朝代也经常出现。如果您出生较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活过,您大概还记得当年供销社里挂的肥猪肉也是贵过瘦猪肉的。

 

穿戴日用品市价

 

        再看衣服的价格。太原市面上有一种本土生产的“威远”牌长筒线袜,零售价是0.25圆一双,折合人民币四五十元,相当贵。还有一种“太平洋”牌毛巾,零售价是0.18圆一条,折合人民币三四十元,也不便宜。用国产“美亭牌”阴丹士林布料做的中山装,标价5圆一件,折合人民币将近1000元。“东亚”牌男式皮鞋,标价12.5圆一双,折合人民币2000多元。我们列举的这些牌子,在民国二十四年的太原都是大路货,既不高档,也不低档,反正是普通教员和普通公务员们消费的首选。


15.jpg

█ 民国时期原开百货商店  同人摄影


16.jpg

█ 民国时期瑞隆绸缎庄  同人摄影


17.jpg

█ 民国时期太原复义恒全体  同人摄影

 

        现在市面上当然也有几十元一双的袜子和几十元一条的毛巾,上千元一套的上衣和两千元一双的皮鞋更是俯拾皆是,价码更高的衣服也不鲜见。问题是,我们比较的是大路货,是最普通的衣服,拿现在的大路货跟民国时相比,还是民国时更贵一些。


18.jpg

█ 民国时期太原萃蚨昌  同人摄影


19.jpg

█ 民国时期太原聚宝斋成记  同人摄影


20.jpg

█ 民国时期太原复义恒全体  同人摄影

 

        民国的衣服之所以比现在贵,主要原因是流水线作业没现在发达,工时长,规模小,加工成本比较高。当然,过去的衣服用料实在,做工严谨,其质量和使用寿命都远远超过现在,也是不能忽视的原因之一。您看民国教授如胡适先生和蒋梦麟先生的日记,一双袜子能穿两三年,一条毛巾能用八九年,搁现在,早磨成小号的渔网了。

 

公交花费

 

        如果您感觉民国太原吃的穿的都很贵,买东西买得很郁闷,那您不妨坐上车四处逛逛。


21.jpg

22.jpg

█ 民国时期的太原首义门

 

        民国太原的交通工具滞后,截至民国二十四年,上海、北京、广州、南京、杭州、重庆等城市都有了出租车,而整个山西却没有一辆。人们出门不想走路,可以雇马车或者雇人力车。当时太原市区有2000多辆人力车,车夫们经常在三圣庵北口(今柳巷南路)、青年会南口、山西大学西墙根这些地方等活儿。您包车的话,一小时是0.15圆,折合人民币不到30元。这一小时以内,您可以让车夫拉着不停地跑,想去哪儿去哪儿。您也可以包一整天,一般需要花上“袁大头”一圆,折合人民币190元。您也可以包上一整月,大约需要16圆左右,折合人民币3000多元。那时候有私家汽车的人少,相当一部分小老板、大学教授和红灯区交际花是常年包租人力车的。当然,也有的阔佬会专门买一辆人力车,再雇一个车夫,天天让人拉着满街跑。


23.jpg

█ 太原利通长途汽车公司摄影,背景为首义门

 

        那时候,太原已经有公共汽车。从太原到平遥县城,公共汽车每天跑两趟,每人票价是4.1圆,折合人民币七八百元;从太原到洪洞县城,公共汽车每天跑一趟,每人票价是10.4圆,折合人民币将近2000元。


24.jpg

25.jpg

█ 民国时期的太原正太火车站


26.jpg

█ 民国时期太原同蒲火车站


27.jpg

█ 1912年9月18日,太原首义门外正太火车站,山西各界迎接孙中山访问山西

 

        火车相对便宜一些,从太原到石家庄,乘坐正太线快车,每人票价4圆,折合人民币七八百元———路程比去平遥远一倍,但是票价跟去平遥一样高。

 

教师、公务员的购买力

 

        总的来看,在民国二十四年的太原过日子,无论吃的穿的,还是出门走路,都比现在要贵得多。但是有一条因素必须要考虑:我们是穿越者,本来没有银元,必须把人民币换成银子,然后再把银子换成银元,而银子正在迅猛涨价,我们用很多的人民币才能兑换很少的银元,这样一来,就显得我们的人民币很不值钱,就显得民国太原的东西很贵了。


28.jpg

█ 1935年,晋绥军军官合影


29.jpg

█ 民国时期的太原交警

 

        判断民国太原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很贵,单纯地把银元标价折合成人民币标价是不客观的,还必须知道当时人们的收入是多少。如果那时候收入比现在高得多,购买力比现在强得多,东西比现在贵也无可厚非。


30.jpg

█ 山西省会公安局第一届自行校阅全体官警摄影,拍摄时间为1935年,背景为小五台


31.jpg

        █ 山西省会公安局车警之一部,这些车警的座驾不是汽车,也不是摩托,而是最环保的自行车。从照片可见车警们的仪容仪表、精神面貌和纪律管理都值得称道,在1936年的全国警务评比中,太原名列第二,仅次于首都南京。

 

        我们看看民国教师和公务员这两类人的收入。在民国二十四年,太原市公安局、财政局等各局的第一科科长月薪在50圆到70圆之间,普通的二等科员月薪在20圆到30圆之间,等级最低的收发员月薪在16圆上下。教师的收入稍高于普通公务员,公立中学一级教员每月能领到60圆工资,二级教员每月能领到50圆工资。


32.jpg

33.jpg

34.jpg

█ 民国时期的太原学生

 

        前面说过,当时中等大米0.058圆一斤,把一个科长或者二级教员一个月的工资全部花出去,也只能买1000斤上下。而现在公办教师和各局科长的工资再低,也能买一两千斤大米吧?计算之后您会发现,在当时还算是高薪阶层的教师和公务员,他们的工资无论是买米、买盐、买鞋、买袜子、买毛巾,其购买力都不如现在的教师和公务员。如果乘坐公共汽车旅行,那民国教师和公务员的工资就更不经花了,一个月的薪水还不够去几趟洪洞的路费呢。由此可见,民国二十四年太原的物价确实比现在高。或者也可以这样说:那时候教师和公务员的工资确实比现在低。


35.jpg

36.jpg

37.jpg

█ 一组民国时期太原青年的合影照片


38.jpg

█ 民国时期从浑源嫁到太原的武美歧


39.jpg

█ 民国时期太原县张氏三姐妹与她们的侄儿


40.jpg

█ 1936年,太原平民中学15岁的李桂玲身穿童子军服留影


41.jpg

█ 1932年初春,机械工程专家王梦龄与家人在太原天平南巷6号院正房门前与三位夫人及儿女晚辈合影

 

房租便宜

 

        既然什么都比现在贵,那还搞什么穿越购物呢?您别灰心,民国太原有一样东西比现在便宜:房子。


42.jpg

43.jpg

44.jpg

█ 民国时期太原城内的各类建筑

 

        咱们单看房租水平,在民国二十四年,太原城内最繁华的钟楼街和东羊市,每间门面房平均月租是15圆,折合人民币2850元。太原城内最偏僻的铁匠巷和云路街,每间门面房平均月租是0.8圆,折合人民币152元。如果不租门面房,租小院自己住,那就更便宜了,在城隍庙背后,正房三间厢房两间的小独院,平均月租只要1.5圆,折合人民币两三百块。我想请问,现在太原哪还有这样便宜的小院子?


        附注:此文中的物价数据主要来源于1936年北平民社之山西分社出版的《太原指南》和1931年山西公报馆出版的《山西省政府公报》。(李开周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