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晋中介休文物 何其有幸

晋中介休文物 何其有幸

发布日期:2024-11-07 15:54 3340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晚报


  时下,山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在实地调查阶段,普查队员们探访于城镇乡野、古堡遗址,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处古迹,用初心守护每一件文物。


  这是介休市“四普”工作的日常,深入山野,在偏僻的角落里,定位不可移动文物点,测量、记录不可移动文物现状,一丝不苟地摸清文物家底。


  介休市有“三普”登记文物单位458处,截至目前,“四普”已复查242处,复查率达到52.8%。介休市“四普”工作队深入村居田野,积极开展地面踏勘、走访群众、收集线索等,加大文物新发现力度,截至目前,共收集调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线索17处。在此次普查中,先进技术和专业设备大显身手。RTK、无人机、手持采集终端等,提高了数据采集处理效率,提升了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普查队员用笔触记录每一个文物点,用镜头捕捉每一个瞬间,用心灵去感受每一段历史的温度。


  野外分布着大量遗址、墓葬、碑刻等古代遗存,因为距离城市较远,队员们几乎一整天时间都要在普查点奔波。深入荒野之际,一路披荆斩棘,没有路那就开出一条路。翻山越岭,树枝就是“登山杖”;跋涉荒野,脚印就是“指南针”。无论再难,队员们也要咬着牙爬到不可移动文物所在的地点,只为了近距离看看它的现状。


  普查工作时时刻刻充满着挑战,介休市“四普”队的队员们对此深有体会。进入秋季以来,雨水天气不期而至。有一次,上山时还是晴空万里,走到半山腰却突然下起了雨,路面湿滑、泥水横流。面对艰难的路况,队员们相互配合,在路面撒了些干土,司机师傅小心驾驶,让汽车“蹒跚”前行。到达山上后,队员们迅速穿行在陡峭的山坡和湿滑的土路间,仔细勘察、测量、拍照记录,以确保文物数据的准确性。普查队员温超告诉记者,那是他们感到最危险的一次经历。随着工作的进行,天空逐渐放晴,此时队员们才意识到已是中午,饥肠辘辘。测量结束后大家便坐在山顶,拿出泡面充饥。虽是简单的一餐,但在这个时刻,大家都感到无比满足。


  重,秋浓夜凉。介休“四普人”分秒必争,加班加点地奋战在实地调查一线,他们仅仅寒深露是“四普”工作中的代表,却又是“四普”战线中的缩影,代表着山西更多的文博工作者。


  文字:孙轶琼

  图片:郝磊静

  编辑:黄   敏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