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晋中太谷安禅寺

晋中太谷安禅寺

发布日期:2024-11-22 11:40 2806人浏览 文章来源:晋中日报


  image.png

安禅寺藏经殿。


  安禅寺位于太谷师范附属小学院内,是一处保存有宋代早期建筑的佛教寺院。


  据《太谷县志》及藏经殿梁枋题记载,该寺创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重建,元延祐三年(1316年)、明嘉靖五年(1526年)、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修缮。


  安禅寺坐北朝南,原建筑规模不详,现仅存藏经殿和后殿,占地面积311平方米。安禅寺藏经殿是保存较为完整的早期木结构遗存,是山西中部宋代木构建筑中的典型实例,在艺术性与技术性方面,均体现了突出的代表性,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藏经殿为宋代原构,后殿为明代建筑。藏经殿面阔、进深均三间,平面正方形,当心间较宽,次间较窄,仅为当心间的二分之一。单檐歇山顶,屋顶平缓,出檐较远,黄绿琉璃瓦方心。檐下斗拱四铺作单抄,耍头蚂蚱形,补间斗拱每间一朵。柱头卷刹明显,殿内无柱,装修原制不存。殿内脊槫下有“大宋咸平四季……”题记,由此可知藏经殿为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遗构。


  后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檩无廊式构架,斗拱三踩单昂。


  2006年,安禅寺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面貌古朴、外观平缓舒展、构架条理明晰、斗拱用材壮硕、构件加工考究……太谷安禅寺藏经殿,是历经千年历史而完整保存下来的优秀早期建筑,代表了唐宋时期成熟的木构架建筑技术,其构架做法简洁合理、构造方式成熟可靠,是古代工匠知识经验积累沉淀的产物。


  虽经修缮改易,但藏经殿仍保留了数量较多的宋代原初建筑构件和纯度较高的宋代样式做法,是反映北宋前中期建筑样式做法的典型实例,具有重要的建筑史研究意义,为同地区早期建筑样式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样本。


  安禅寺与周围的无边寺、孔祥熙宅院、鼓楼等文物保护单位和大量传统民居建筑一道,共同见证了太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晋中市博物馆提供



图片:韩  悦

编辑:黄  敏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