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主办的 “匠心传承 技能兴国”2025年山西省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人才交流活动在省城举行。来自全省文物行业的能工巧匠及相关专业人士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旨在弘扬匠人精神,传承优秀技艺与提升职业技能,推动文物行业的技艺创新和职业素养提升。
山西作为文物资源大省,现存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居全国前列,特别是古建筑、彩塑和壁画等珍贵文物,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据了解,目前山西拥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位居全国前列。现存古建筑28000余处,其中,元代及元代以前木结构古建筑500余处,占到全国的80%以上,特别是全国仅存的唐代木结构古建筑都在山西。在这些古建筑中,现存唐代以来彩塑12000余尊、壁画24000余平方米,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现存古戏台2800余座,数量全国第一,这些珍贵而精美的传世之作,是由历代能工巧匠营造而来,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新性。
作为山西省文物行业的重量级赛事,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是加强文物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传承文物修复技艺、实现由文物资源大省向文物强省转变的重要举措。
现场,4位专业匠师进行了分享。2023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陶瓷文物修复师第一名的获得者续凯举行了收徒仪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创新技艺,不断提高职业素养,以适应新时代文物工作的需要。此次大赛是加强学习、交流经验、提升技艺的一项重要活动。”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路易表示。
文字:王丽娟
编辑:黄 敏
审核:马 燕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