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乡土家园——一个摄影家镜头下的传统村落红色“霞庄”的新活力

乡土家园——一个摄影家镜头下的传统村落红色“霞庄”的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5-04-29 16:26 904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晚报


  古朴霞庄村一角。


  八路军总部旧址。


  文昌阁是进出村庄的主路。


  霞庄村位于长治市黎城县停河铺乡,距县城11公里,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霞庄村北靠蟒山,南临停河,相传始建于北魏时期,当时由余、李两姓共同居住建村。明代洪武年间王姓从洪洞迁来,后余姓逐渐迁走,仅有李、王两姓长期居住在此。目前村庄基本上保持了明清时期的风格,共有九街十四巷,巷都呈丁字。村庄保留下来的建筑有王、李两家祠堂、春秋阁、文昌阁、古戏台、士举宅院等明清建筑三十多座。


  霞庄人历来尊师重教。据《霞庄村村志》记载,明清时期霞庄村私塾有数家,早在清代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霞庄就创办了公立小学堂。因教育有方,村中人才辈出,明清时期七品以上官员就有25人,知名的有明代官至三品的王廷善、清代官至四品的王景方。时至今日,霞庄仍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文明村。


  在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霞庄村工作和学习过。行走在村里,到处可以看到红色革命的旧址,有“刘伯承故居”“邓小平故居”“抗日文化接待站”等等。


  1937年10月,八路军115师地方工作团来到霞庄;1938年5月,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129师师部进驻霞庄;1939年年初,八路军总部进驻霞庄;1940年春,中共晋冀豫省委进驻霞庄,所属省委党校、新华书店、先锋剧团、抗日文化接待站也先后进驻霞庄。一时间,霞庄成为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在中共霞庄党支部的领导下,村里成立了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抗日组织。妇女们做军鞋、纳鞋底,男人们运送军粮、转送伤员,民兵连配合正规部队直接参加战斗。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岁月,成为霞庄人心目中最为荣耀的记忆,也成为霞庄千年历史中辉煌的一页。霞庄是一座活的红色革命历史博物馆。


  近年来,霞庄村逐步恢复古村的原有风貌,活化历史,凭借着大量的历史遗存和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打造文旅品牌。如今,红色古村霞庄已经焕发出新的活力,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红色霞庄,感受历史与文化的交融,追寻那些岁月里的故事。



文字:吴根喜

编辑:黄   敏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