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白马拖缰,晋城的千年传说

白马拖缰,晋城的千年传说

发布日期:2019-10-28 16:21 6708人浏览 文章来源:晋城城区网


1.jpg


        晋城白马寺山上有一种卵礓石,外坚中空,摇之有响声,人称马铃石。相传,古时有一少年,机智而又善良,他每天为财主上山打柴,风雨无阻。尽管如此,却依然常因柴打少了而遭受财主的毒打。 一日,他打柴回来,路遇一老者向他索柴取暖。他看到老人受冻的样子,不顾柴少挨打的危险,慨然施柴于老人。老人从怀中取出一匹纸马,送于少年,告诉他,这是一匹神马,是当年唐僧取经时骑过的小白龙,如有所求,只须找到千年谷草让它吃下,立刻就能显灵。


        少年回家后,突然狂风大作,下了一夜的暴风雪。第二天,财主不顾风雪,威逼,少年进山打柴。少年想起了藏在怀中的纸马,但千年谷草又去哪里找呢?突然,他想到山上的白马寺里有一尊千年古佛像毁坏了,他清楚地记得佛像的骨架是用谷草扎成的。于是他立刻来到寺院,从佛像里取出一根谷草。怀中的纸马一下就张口吞了下去,摇头摆尾,突然变成一匹雪白的骏马,进山为少年驮炭而归。财主得知后想将神马占为己有,于是同家丁合谋半夜前去盗马,结果被白马踢翻在地。少年从睡梦中惊醒,跃上马背,与白马一起腾空而去,马铃被财主扯落,散了一地,变成了摇之即响的马铃石,白马缰绳拖过的一条山梁至今寸草不生。

 

        “白马拖缰”的传说在晋城流传广泛,历经二千余年流传至今。传说深受浓厚的佛教文化影响,以“白马舍生取义”为主线而衍生出许多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动人的传说。这些传说弘扬了人间的真善美,鞭鞑了世间的假恶丑。传说中,白马忠义善良、机智勇敢、嫉恶如仇、为民除害的反抗精神,成为千百年来百姓们反抗恶势力、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敢化身,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的精神情操,激发起民众战胜困难、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和信心,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白马拖缰”的传说在《泽州府志》《晋城县志》《城区志》《晋城市民间故事集成》《城区文物》上均有记载。

     

         “白马拖缰”传说的发源地白马寺山和白马禅寺,如今已成为晋城市的重要旅游资源。当年被白马缰绳拖倒的草至今仍是斜长一溜,散落的铜铃变成了响铃之石,成为白马寺山的两个奇观,是晋城市“四大名胜”之一,吸引了海内外游客千里寻迹。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