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太原永祚寺《家训碑》为明代大儒吕坤刻石

太原永祚寺《家训碑》为明代大儒吕坤刻石

发布日期:2019-11-01 09:03 6745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日报

 


1.jpg

太原永祚寺藏《近溪隐君家训碑》


  山西太原永祚寺,俗称双塔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有400余年的双塔是太原古人为兴文风文运、祈平安福愿而建造的,如《万历太原府志》载:“双塔建后连三科,两庠中五人、或七人、或十人,其兆足徴也。”寺内收藏和保存有价值极高的碑碣石刻260余通,其中明代大儒吕坤刻石《近溪隐君家训碑》(后文简称《家训碑》),就是鉴古通今、彰显中华家风家训和廉政文化的重要文物。


  《家训碑》高2.3米、宽0.79米、厚0.25米,无碑额,无纹饰,是一通非常朴素的刻石。全碑一共251字,由时任山西按察使的吕坤于万历辛卯(1591)刻制的其父近溪隐君家训教导。碑文为近溪隐君家训:存阴骘心,干公道事,做老成人,说实在话,把天理先放在头直上。处人只要个谦□,居家只要个和平,教子只要个学好,吃穿只要个饱暖,房舍家伙只要个坚牢,有□冠婚丧祭只要个合理。才开口便想这话中说不中说,才动身便想这事该不□做,才接人便想这人可交不可交,才见利便想这物该取不该取,才动怒便想□□该忍不该忍。处身要俭,与人要丰。见善就行,有过便认。尤可戒者,奢侈一节,今人□作无益,只图看相强。似费了财帛夸俗人眼目,不如那些钱粮救穷汉性命。锦上添花何用?彼冬无破絮者皆天地生灵。案前积肉何为?彼日无饱糠者皆同胞赤子。看那悭吝攒钱之人,生骄奢破家之子。天道甚明,愚夫不悟,尔切记吾言!万历辛卯山西按察使仲男吕坤刻石(作者注:“□”为残缺字)


  近溪隐君名吕得胜,字寿官,号近溪,明朝嘉靖年间人,他教子有方,体恤同姓,和睦邻里,钻研学问。其撰写的《小儿语》《女小儿语》,语言浅显,影响广泛。刻石家训碑的吕坤(1536—1618),字叔简,号抱独居士,是明朝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曾任山西襄垣知县、大同知县、山西按察使、巡抚等,也在山东、陕西、都察院、吏部、刑部等处任职,去世后被追封为刑部尚书。


  吕坤也是刚正不阿的一代廉吏,他曾上疏《忧危疏》劝诫万历皇帝。任大同县令时,他一心扑在政务上,关注百姓疾苦,却无暇顾及家眷的生活状况,致使年仅4岁的幼女夭折于大同。为此,他专门写文寄托哀思,文中“大同寒苦甚,俸不得餍饜”之句,足显吕坤为官的廉洁清苦。因其在大同政绩显著,被举荐到吏部任职。


  吕坤一生著述丰厚,主要作品有《实政录》(被清朝同治皇帝所看重,为内阁大臣人手一册的必备读物)《夜气铭》《招良心诗》《呻吟语》《去伪斋集》等10余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水利、教育、音韵、医学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呻吟语》,更被翻译成20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发行。


  从政之余,吕坤常思及父亲庭训,重视家风家教的传承,写给儿子《知耻说示儿》。明万历年间,奢靡之风较盛,时人觉得物质不及人则“愧耻”,吕坤认为,“凡人家子弟,宫室车马,衣服饮食,僮仆器用,事事要整齐华丽,丰美充足”是典型的“俗心肠、低见识”。“你看那老成君子,宫室不如人,车马不如人,衣服饮食不如人,僮仆器用不如人,他却学问强似人,才识强似人,存心制行强似人,功业文章强似人。较量起来,那个该愧耻!”在《择交说示儿》中,他告诫儿子:“你看那有道交游,德业劝你成就,过失责你改图。或说往古圣贤,或论世间道理,不出淫狎言语,不讦他人短长,不约无益闲游,不干诡随邪事。较量起来,那个是好友!”


  吕坤继父亲吕得胜所写《小儿语》,编写了《续小儿语》和《演小儿语》,并沿袭父亲的写作传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深刻的人生道理。如《续小儿语》句“蝙蝠翅儿,一般有风”,意谓蝙蝠翅是扇子名称,一文钱一把,扇子有贵的,但用来扇风,效果却是一样的。


  收藏于太原永祚寺的《家训碑》,用朴素的白话阐明了做人的准则,可谓吕得胜、吕坤父子行文风格的代表作品。


  《家训碑》还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碑文有柳体的秀硬,兼有颜体的圆劲和欧体的峻拔,为典型明代台阁体书风。用笔遒劲有力,字形庄密挺秀,劲节直气隐隐笔画间,将吕坤严谨有方的治家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具感染力。该碑多以运指为长、结字左紧右舒,加强了腕力的作用,巧妙运用藏锋和中锋,形成力透纸背的效果,将书法风采与治家精神完整地融为一体。


  《家训碑》是中华儿女内外兼修、隐显结合、自我管理的重要体现,其中蕴含的价值观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根脉,更是中华民族灵魂的传续,当深入研究,当精心呵护。(冀美俊)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