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聚焦第七届文博会】 文化三晋蕴厚重 魅力山西见精彩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综述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聚焦第七届文博会】 文化三晋蕴厚重 魅力山西见精彩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综述

发布日期:2025-08-28 10:06 10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龙城八月,微风轻拂,整座城市沉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


  从文化与科技的深度交融,到数字技术对考古现场的精彩重塑;从非遗技艺与潮玩的跨界碰撞,到全球文化精品的同台争艳……8月25日,为期5天的第七届山西文博会圆满落幕。这场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为主题的文化盛宴,执“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数字化”之笔,绘就了一幅“文化三晋、魅力山西”的壮丽画卷,为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注入了澎湃动力。


image.png

文博会各主题展馆吸引了大批观展者。


  本届文博会吸引了48.9万名观众前来观展,共推出228个文化产业招商项目,总招商金额达820亿元。与此同时,现场交易与线上销售总额突破2.8亿元,达成合作意向66.1亿元。这一组亮眼的数据,不仅彰显了山西文博会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强大影响力,也生动诠释了山西以文博会为平台,不断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的决心与成效。


专业化

打造文化资源转化“山西范式”


  本届文博会期间,记者走进大同云冈数字研究院展区,观看了工作人员通过全息投影展示花木兰“3D超写实数字人”的建模过程。令人惊叹的是,这尊唐代彩塑的数字化复原误差被精准控制在0.1毫米以内。


  本届文博会上,山西发布的15个文化科技融合典型案例,如垣曲北白鹅墓地方舱考古、云冈石窟微生物矿化加固技术修复等,揭示了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专业化路径。


  省文物局展区同样亮点纷呈。观展者只需用手机扫描西周鸟尊的二维码,鸟尊的详细信息便跃然屏上。这件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的文物,出土于曲沃县北赵村,如今通过多光谱扫描、三维重建等技术,已华丽转身为可交互的文化IP。


  在吕梁市展区,法国友人让·皮埃尔被一件晋绣中式披肩深深吸引,他赞叹道:“晋绣针法细腻,效果却极具张力,令人惊艳!”


  据悉,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阳县孕育的晋绣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黄土高原上的艺术瑰宝。省级非遗刺绣传承人邢建红表示,将这项技艺推广并发扬光大,是她作为传承人的使命。


  本届文博会还见证了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港澳台地区以及36个国家的2000余家企业携各地瑰宝惊艳亮相,共同绘就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画卷。


  省文旅厅展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元素拼贴,而是技艺逻辑的深层对话,是技艺、市场与审美的深度融合。


【市场化

激活文化经济“一池春水”


  “这款‘二十八星宿’冰箱贴销售火爆,没想到山西文创产品如此受欢迎。”山西礼物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王景贤看着排队结账的长龙感慨不已。


  本届文博会专门设立的“文化消费馆”,通过场景化、互动化、年轻化的设计,让文化产品从“展品”变为“商品”,更成为“社交资本”。


  济南“那家小院”手工艺作品展推出的香柏摆件、把玩件以其精美的工艺引发销售小热潮;太原理工大学“天工晋选”团队设计的《墨点山河卷》文创产品,凭借58元的亲民价格和“集章式”互动体验,成为亲子家庭的“打卡神器”;景德镇陶瓷展区则主打陶瓷定制服务,吸引消费者现场下单。


  山西财经大学教授苗迎春指出:“文化消费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提供情绪价值与社交资本的持续过程。”


  在晋酒文化展区内,汾酒系列文创产品受到众多汾酒爱好者的欢迎。汾酒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赋能不是简单贴标签,而是对产业基因的深度重构。


  在吕梁市展区,主播对着镜头热情地介绍来自当地农产品、展示非遗剪纸等传统技艺。据了解,本届文博会采取“线下展销+线上直播”联动模式,并开设“山西文博会”专属话题,让广大消费者共享文博精彩。


  可以说,山西文博会不仅是创新成果的“聚光灯”,更是激活市场发展的“动力源”。依托文博会平台,如今,我省文化市场正以惊人速度扩容提质。


品牌化与数字化

双轮驱动文化强省“行稳致远”


  当数字技术邂逅千年文明,山西正在重新定义文化品牌的内涵。以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深入发展,为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带来了新的机遇。


  本届文博会不仅集中展示了“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的品牌升级成果,更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起文化传播的“超级接口”。其间,我省发布了涵盖“古建圣地”“非遗宝库”“红色摇篮”“晋风民俗”等品牌的“文化山西”品牌体系,推出了“跟着悟空游山西”“晋商万里茶道”等10条主题文旅线路,公布了15项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及5项入围案例,全面呈现了山西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与新亮点。


  在山西文博集团展厅AR展区,观众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与逼真立体的影像互动,沉浸式走进佛光寺东大殿、应县木塔,感受“晋祠三绝”的独特魅力,体验“AR+文物”带来的便捷与神奇。数字化技术让静止的造像“活”了起来。


  走过七届的山西文博会,早已不单是一场文化产业博览会。文博会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精彩亮相,如同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叠合融通在一起,奏响了山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进行曲”。透过文博会这一平台,我们看到了一个承千年文脉又谱时代新章、底蕴深厚且朝气蓬勃、令人敬佩更自信从容的山西,正昂首阔步,迈向未来!


  展望未来,山西文博会将继续秉持创新、开放、合作的理念,持续发挥其作为文化产业发展风向标、探索器、推进器、加速器的作用,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强国贡献更多的力量。相信在文博会的引领下,我省文化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供稿:姚  凡 李京益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