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剪纸“四大喜”亮相省图 千年非遗“破圈”走进现代生活

剪纸“四大喜”亮相省图 千年非遗“破圈”走进现代生活

发布日期:2025-10-13 11:28 4人浏览 文章来源:山西日报

  近日,由山西省图书馆、山西文化旅游职业大学郭梅花“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剪纸衍生品展”,在山西省图书馆热闹开展。这场以“传承为根、创新为翼”的展览,打破传统非遗静态展陈的局限,将千年剪纸技艺从窗棂上的装饰、博物馆橱窗里的陈列,转化为可触摸、可佩戴、可使用的生活美学好物,为市民带来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体验。


  步入展厅,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人生四大喜”主题系列衍生品最受关注。黑红为主的色调搭配极具视觉冲击力,每一件作品都暗藏巧思:“久旱逢甘霖”丝巾上,云彩、雨滴与青蛙通过拼色、撞色、镂空等传统剪纸技艺组合,在方寸织物间勾勒出雨后河床复苏、万物生长的生机,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美好记忆;“他乡遇故知”纹样里,酒葫芦、铜钱纹悄然融入,隐约勾勒出故友重逢、执手笑谈的温暖轮廓;“洞房花烛夜”丝巾以交错烛火为灵感,叠化出新人依偎的剪影,满含中式婚礼的浪漫;“金榜题名时”则突破传统,让书生形象与现代学术符号同框,层叠书籍与飞扬帽穗,将梦想成真的荣光具象化。


  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王浩老师,在“他乡遇故知”抱枕前驻足良久后说:“酒葫芦线条灵动,铜钱纹绕着故友剪影的设计太妙了,我常年出差培训,带这个抱枕既能想念老家朋友,还能给学生讲剪纸里的文化故事。”这款抱枕采用环保印染,洗后色彩依旧鲜亮。几位年轻妈妈围着“久旱逢甘霖”儿童披肩观赏,披肩边缘用刺绣勾勒剪纸青蛙轮廓,内里薄绒保暖不厚重。“孩子秋冬搭校服外,既实用又能接触非遗,从小培养文化感知”,一位妈妈边说边给孩子比量尺寸。抓髻娃娃、元宝纹、喜字等传统元素随处可见,却经现代设计重构,让非遗成了日常陪伴。


  “非遗需要‘破圈’,创作不能照搬传统图案,要提炼融合创新,往年轻化走。”省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会长郭梅花说。她自幼受太姥姥熏陶爱上剪纸,后学国画、油画夯实功底。多年来,她进课堂、社区授艺,办讲座、参展宣传山西剪纸,还邀深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线上分享跨界经验。此次展览她用黑红配色让剪纸更具现代感,剪纸爱好者董亚芬专程观展,直言“作品张力足、色彩有层次,颠覆了对剪纸的传统印象”。郭梅花计划下一步推出“福禄寿喜”“五行”系列衍生品,让千年剪纸从“遗产符号”变“日常陪伴”,以活态传承之姿,在现代生活中焕发生命力。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