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揽胜 > 一寺千年:焦山寺的历史光影

一寺千年:焦山寺的历史光影

发布日期:2025-10-31 10:23 309人浏览 文章来源:大同晚报

  十里河北岸,层叠的阶梯式古刹静静矗立,1600年光阴,石窟与砖塔凝固成不朽照影。在大同城西约30公里处的云冈区高山镇,十里河北岸的山坡上,一座古寺依山而建、奇特壮丽。《相遇大同》这一期,走进位于云冈区高山镇的焦山寺,一探这座融合了石窟艺术、佛教建筑与历史传说于一身的古老寺院。


  焦山寺的创建与北魏王朝的佛教兴盛密切相关。它是北魏道武帝颁令、由著名高僧法果主持兴建的三大佛教工程之一,与著名的云冈石窟属一个石窟群文化景观体系,开凿年代却比云冈石窟早。寺院所在的这座山,因为形状像一个平放的车轮,历史上被称为“车轮山”,也有“须弥山”(意味妙高山)的称谓,高山村的名字也由此而来。焦山寺石窟坐北朝南,西、南两面临水,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佛教盛行的北魏时期,这里是一处重要的宗教场所。


  焦山寺的历史不仅限于北魏,在辽代,焦山寺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根据《辽史》记载,辽景宗耶律贤于公元982年在焦山行宫驾崩。随后,年仅12岁的辽圣宗耶律隆绪在灵前即位,其母萧绰(萧太后)奉遗诏摄政,从此开始了她带领辽国走向中兴的历程。至今,在焦山石窟寺还保留有辽代行宫的残墙遗址。明清时期,这里又成为军事要地,几经战火创伤后,仅留下一座明清3层小塔、数孔石窟。现存寺院的主要建筑即建于嘉靖时期,石窟内还留存着明代的游人题记。


  关于“焦山”寺名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个与北宋杨家将有关的传说。据说北宋名将杨业,曾率领大军在这一带抗击过辽军,后战死疆场。大将焦赞为寻找杨业的遗骨而死于此。后人为纪念他,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寺庙,称“焦赞寺”。“焦山”与“焦赞”读音相近。虽然听起来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但学者们认为这很可能是后人的附会。从上文我们所讲辽景宗崩于焦山的文字记载,说明至少在辽代就有了焦山之称。


  千年梵音渐歇,宫阙繁华已逝。焦山寺从北魏的佛光中走来,历经辽代宫阙烟云,承载明清战火,它更像一位沉默的见证者,静观王朝更迭、山河依旧。那些被岁月打磨过的磐石与砖木,我们下期继续探秘与品读。



供稿:王东蕾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