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以“溯源台骀、传承根魂”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台骀文化研讨会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宾馆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联合指导,山西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太原市文物局、山西省台骀文化研究会主办,晋祠博物馆协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张氏宗亲代表等100余人参加研讨会,旨在以台骀文化为纽带,深化两岸根脉认同,助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两岸融合发展。



开幕式上,山西省台骀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志杰致辞,对两岸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并发出三点合作倡议。山西省台联党组书记鹿妙红在讲话中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增进两岸同胞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携手描绘晋台融合发展美好未来。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李俊明在发言中以“四个千年”深刻阐释了台骀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时代价值,指出台骀治汾文化是鲜活存在于实践中的精神力量。

研讨会期间,台骀在4500年前“宣汾障泽”的治水事迹,台骀在台湾人民心中的深深扎根,成为跨越海峡、沟通两岸民心的热议话题。与会代表从上古治水实践的研究探讨展开,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以具体行动,努力践行“一泓清水入黄河”壮美夙愿。

山西省台骀文化研究会提出的集“华夏治水鼻祖、三晋人文始祖、全球张姓世祖”的独创性思路,也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

研讨会分为上下午两场,21位两岸专家学者围绕“历史溯源、治水方略、文旅转化、家风传承、基因解码”展开交流。


台湾宜兰县张氏宗亲会理事长张铭显、苗栗县台胞音乐人张士茗作为台胞代表发言,详细介绍了台骀庙在台湾的分布情况与深远影响力,强调两岸众多台骀庙已成为凝聚同胞情感、筑牢文化认同的重要精神纽带。山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李向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王杰、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张俊峰、山西财经大学教授张建忠、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高工张伟兵、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张桂萍等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台骀治水及台骀文化的脉络和当代意义,使研讨会成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思想盛宴。
其中,山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李向阳系统阐述了台骀文化的当代转化路径。他强调,一是深化学术研究,挖掘精神内涵,要按“三祖”定位深化学术研究,推动与地质学、晋商文化等跨学科融合;二是打造文化品牌,促进文旅融合,依托“六个一”工程打造文旅品牌,开发生态旅游圈、AR体验及文创产品;三是拓宽传播路径,推动传承弘扬,拓宽传播路径,融入思政课并加强两岸合作,设立研究院、共建治水智慧数据库,推动文化普及。
11月9日上午,两岸嘉宾赴晋祠博物馆参观考察并在台骀庙举行祭典台骀活动,下午前往太原汾河公园,从汾水阁沿汾河北上,考察雁丘园、老龙头、窦大夫祠等文物景点,直观感受山西“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的成果,体会台骀“宣汾障泽”生态理念在当代的延续。
供稿:许晨昊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