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忻州雁门关南的杨家祠堂,有一种古老传统且内涵丰富的门脸文化——石质文物“门当”,每个迈进杨家祠堂的游客都能看到,却并不一定了解。这对青石卧箱形“门当”即成语“门当户对”中的“门当”,也是宋末元初杨家祠堂初建时的原构件,被石匠称作“卧箱形青石兽头门当”。...
查看详情1月22日,“天下云长——关公文化展”巡展将首次走出山西,在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盛大开展。...
查看详情木版年画、澄泥砚、面塑、剪纸、宫灯……临近春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运城市新绛县“非遗年味”渐浓。当地手艺人或印、或刻、或捏、或剪、或雕,一件件作品跃然指尖,民众感受着过年的乐趣。...
查看详情隋文帝时,著有《涅槃经疏》十五卷的高僧昙延在蒲州兴建仁寿寺,与僧妙、道逊、普明等共同修习并宣讲《大般涅槃经》。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僧人怀义等十人进献《大云经》四卷,称武则天是弥勒下生,于是制颁天下,令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寺内各藏《大云经》一本。第二年,仁寿寺“准制”改为大云寺。...
查看详情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