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 > 古风古韵纵横间品读历史

古风古韵纵横间品读历史

发布日期:2023-11-16 17:47 2715人浏览 文章来源:阳泉晚报

  

  桃叶坡村位于阳泉平定县南部,因其村落聚居地西、北、东三面被山体环抱,形如“桃叶”而得名。桃叶坡村被列入全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桃叶坡村历史悠久,有记载至今已有550多年。村内有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民居、古碑、古匾、古井、古树等。场垴院、谷洞院、东院、梨树院等明清时期建筑群保存完好。桃叶坡村重视文化传承,面塑、砂器制作传统技艺在村里传承至今。


  秋风吹过,带来了丝丝的凉意,也带来了季节的更迭。10月,平定县张庄镇桃叶坡村的田间已金黄遍野。站在村子的制高点马鞍山向下望去,状如细长“桃叶”的山谷里,青砖灰瓦的古民居鳞次栉比。村里纵横交错的街巷如同脉络般将“桃叶”的轮廓勾勒得更加清晰,也让古村历史有迹可循。漫步在村里的小巷,久经历史风霜的青石板路光亮平展,深宅大院的砖墙痕迹斑驳。置身其中,时间仿佛在倒流,耳边回响起几百年前古道上商队的驼铃声和繁华集市里的叫卖声。


  时空变换,斗转星移。几百年后的桃叶坡村虽然已不复当年的繁华,但是桃叶坡人的心却从未荒芜。“村子离县城远,年轻人虽然为了工作、读书离开家乡,但是村子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寄托。”桃叶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长命说。


  从家乡故园到精神家园,桃叶坡村强大的精神凝聚力,还要从始建于550多年前的古村说起。“早在明朝,就有张、王两姓族人在此定居。传说王姓先祖是从洪洞县迁来的,当时见到这里满山坡桃树枝繁叶茂,就决定留在这里,并取名‘桃叶坡’。后来,村里的人越来越多,王家、张家、杨家成了村里的三大家族。”张长命说。


  曾经的桃树是否繁茂已无法考证,但是桃叶坡村曾经的繁华却有迹可循。作为安身立命之所,房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桃叶坡村,最讲究的便是这里的房屋建筑。张长命说:“现在村中有100多处传统院落,其中明清时期古院落30多处,总面积1.2万平方米。村里还有6棵300多年的古柏、1棵500余年的古槐、3棵200余年的古槐,两眼古井至今保存完好。”


  善于规划、因地势而建是古村院落的考究之处。桃叶坡村整体地势北高南低,村内路网交错,呈网格状布局。真武庙和观音庙建在村口位置,是村落的“大门”。老爷庙、龙王庙几处古建筑构成公共核心区,村里依照地势高低建设了暗渠,用于村民日常排水。


  街巷之间,是一处处古色古香的大型院落。这些院落虽有“雅”的外观,却有“俗”的名字:建在梨树旁的,叫梨树院;院落两侧建筑高、中间低,便叫谷洞院;一处院落有上下两层,底层的屋顶是上层的院子,叫场垴院……这些院名,具有明显的平定地方特色。雅俗之间,尽显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


  建筑的讲究,藏在院内的细节中。这些大院装饰精美,屋檐走廊、垂花门楼、照壁门墩、石狮砖雕等建筑细节形象生动。始建于明代的王氏祠堂虽饱经风雨,但祠堂内的6棵古槐保留至今。祠堂内的古碑古匾不但记载了部分村史,题有“德耀同宗”“麟趾呈祥”“敦厚可风”字样的牌匾更是寄托了祖先对家族兴盛、家风远播的期望。


  曾有不少专家学者到过桃叶坡村探访、采风。在我市著名建筑师罗巍与文物工作者康琨琳所著的《阳泉古建筑纵横》一书中,对桃叶坡村有这样的评价:“桃叶坡村的谷洞院建筑群,让我们看到了三百年前的居住条件,也让我们领略到古人对生存环境的美好追求和豁达的人生境界”“整个桃叶坡村就是一座古代建筑博物馆,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同样作为文化遗产保留下来的,还有桃叶坡人的面塑、砂器制作手艺。逢年过节游客多时,村里的民间艺人王兆孩、王变孩制作面塑、剪纸的手艺是保留节目。砂器制作的手艺,可能还与村名有关。“我们的方言中,桃叶与陶窑读音相近,并且我们村确实有烧窑历史,所以有人说,桃叶坡可能应为‘陶窑坡’。”张长命解释道。


  近代历史也给桃叶坡村留下了浓重的笔墨。这里曾是平定县政府的驻地,还是抗日英雄王满堂的出生地,太行杀敌英雄赵亨德的追悼会曾在此召开……如今,王满堂故居已经整修,保存完好。


  抚今追昔,桃叶坡人再度启程。“我们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种植苹果树开办采摘园,还计划开办民宿,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古建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让古村换新颜。”张长命说。


文字:侯   节

编辑:苏东峰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