馔面,相传源于汉代宫廷,自阳阿侯落户此地(今晋城市大阳古镇)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钟鸣鼎食之家的餐桌美味,如今成为在大阳家喻户晓的婚庆美味。如果说谁不知道馔面,那他一定不是大阳人;如果哪家娶媳妇不吃馔面,一定会被视为不够体面。
大阳人很少吃酒席,以馔面为婚宴的必备,被尊为上品。一碗特产自大阳的馔面,才是大阳人最正宗的待客之道。如今,馔面已经成为了大阳人办喜事的代名词。“走,吃馔面去!”洋溢着亲朋好友满满的祝福与期待!
馔面作为宫廷御食,自然品质一流。一碗馔面,混合了红橙黄绿等几种颜色,选用的是民间上等的蔬菜,不同的营养调和在一起。馔面味道可口,食盐却放得并不多,精美的菜蔬全靠海带和佐料提味,有葱姜蒜和胡椒等,美味又不失营养。
馔面要过三次水才能盛入碗中,第一次要滚水煮熟,但不能煮过头,第二次要冷水过滤,当地叫“冷水丁一下”,冷水浸过的馔面一下就筋道了许多。第三次要浸入高汤,大葱、生姜、蒜头、辣椒、花椒……所有的香味和营养都聚集在了这一锅高汤之中,馔面在里面游一圈儿,捞出来倍儿香,吃起来也暖胃。馔面的独特配方也让它具有了去湿热、化食滞等作用。一碗馔面不过七成满,正合了食不过饱的老理儿。
馔面作为大阳古镇的招牌美食,只有大阳有,只有在大阳古镇才能做出来,也只有在大阳古镇才能吃到,如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到了别的地方,馔面就不是馔面了。所以,如果你想吃馔面了,就得回大阳来,因为它的配方、它的做法都不是轻易能模仿的。
一碗馔面,成了大阳人家的烙印。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