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秋天的汾河畔像一块璀璨的碧玉。
秋天来了,秋天的汾河畔像一颗晶莹的明珠。
乐土总是在水一方,正是汾河以它的宽厚和仁慈,并以它乳汁饱满的胸脯,孕育着两岸的“生”,滋补着两岸的“长”,展示着两岸的“茂”,高擎着两岸的“美”。所以位于汾河中上游的静乐县,才有了天柱龙泉的喷突、两岸河柳的婀娜、风神山花木的葳蕤;才有了田野上藜麦的娇嫩、衡达涌金公司万亩良田的肥硕、舒迈生态园“土豆宴”的清香,以及汾河鲤鱼的丰盈与鲜美。
当你站在汾河长堤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会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图画:堤外,满坡金浪,层层叠翠;堤里,柔波轻荡,一泓秀水。
这哪里是一泓河水,分明是一个飞禽走兽的动物园。你看那河的两岸:柳枝上有喜鹊啼叫,溪水里有石鸡交颈,河滩上有野兔打逗,庄稼地里有蝴蝶盘旋,树窝里有信鸽亲昵,苇丛里有翠鸟翻飞,长空中有大雁行进,坝堤上有群燕栖息……这些天地间美的精灵,它们的每一次展翅,每一回飞舞,是汾河肥美的水草与厚沃的湿地,给它们提供了驰奔天地的能量,并赋予了它们运行千里的定力、耐力及观察天候的能力……
这哪里是一泓河水,分明是一个琳琅满目的聚宝盆。你看那汾河两岸:浑然天成,镰刀割处收获的是一首首诗篇;地生灵气,镢头挥处亮出的是一曲曲山歌;随便捡块石头往水中一扔,溅起的便是五光十色的华章。山有水方活,水得山而媚,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烟霞雾岚、风雨雷电,无论什么都是自然天成的锦绣诗篇。汾河昼夜汩汩流淌,披珠戴玉,一路载歌载舞,用她那甜润的歌喉,唱酥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先是在静乐入境处亮相,叫永安镇;又在静乐打通一寨,叫段家寨;再在静乐飘过一个坝,叫滚水坝,最后出静乐坐落成一个湾,叫湾子。
这哪里是一泓河水,分明是一座生机勃勃的生态园。你看那汾河两岸,完全是花的王国和树的海洋。垂柳金发拂动,钻天杨翠臂伸展,水榆乍卸粉红妆,青槐又弄素缟姿……它们形态各异的身姿,既为这条河平添了雅静和怡然,又像一个个身披青黛色甲胄的武士,在忠实地守护着这条“圣河”。在微风的吹拂下,蒲公英、车前子、苜蓿、牵牛花次第舒展,海棠、秋菊应时怒放,芙蓉出水,肥叶硕花,攒攒挤挤,比肩争头。白荷如雪如玉,纤尘不染,红莲似火似焰,舞姿翩跹,鸭戏清波,鹅鸣花丛,人至河畔,衣薄风香,新凉涤暑。
这哪里是一泓河水,分明是一幅飞红叠翠的丰收图。秋风过后,汾河两岸的色彩是三分橙黄、七分深绿。秋风刮过山药,山药的穗儿便会沉重几许;秋风刮过秋果,秋果就多了几分甘甜;秋风刮过田野,藜麦便平添几丝绛红……农人们在丰收的原野上收割成熟的谷子,采摘清香飘动的瓜果。粮食登场,千村百屯,麦垛连云,农家囤溢缸满,金黄色的庄稼堆积场边,农人们扬起长鞭,吆喝着骡子不分昼夜地碾场……
这哪里是一泓河水,分明是一块浓墨重彩的调色板。那被誉为“永丰大粮仓”的大田野,给予我们的是大辽阔、大壮观;那被称为“入静第一湾”的永安镇,给予我们的是大视野、大气派;那斗折蛇行的条条支流,给予我们的是大蜿蜒、大滋润;那浸润着“汾河精神”的滚水坝,给予我们的是大澄澈、大气象;而那两岸的湿地,给予万千生灵的则又是大接纳、大包容……
这哪里是一泓河水,分明是一面五彩缤纷的诗画屏。你看,日日夜夜,波光水影中映着两岸多少动人的情景:有鹅城的清风,岑山的明月,文峰塔的灯光,天柱山转播台的音波;还有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精准扶贫的孜孜不倦,静乐“久冠”牌缝纫机的铿锵机声,王端庄村“乡村振兴”的亮丽诗篇……
汾河两岸,一切都是新的,像雨后山间初生的春笋;汾河两岸,一切都是新的,像少年朝气蓬勃的纯情诗篇。
汾河湿地公园的建成,更是给汾河两岸披上了亮丽的华服。夜幕下,人们喜欢在汾河畔散步。人在岸上走,不时有水声拍岸,河水倒映着两岸的灯火,偶尔可以听见几声鸟叫和虫鸣,还有跳动在水中的鱼儿。站在桥上看汾河,夜幕下的汾河犹如一幅静淡的水墨画,透明、丰润、清丽……一个个含香带露的故事是那么动人,像河畔上密密开满的香花朵朵,像秋夜落在河水中的星斗点点……
山清水秀的“生态圈”,欣欣向荣的“生产圈”,怡然自得的“生活圈”,已成了汾河两岸实打实的现实;“城在园中立,路在林中藏,家在景中安,人在画中游”的美景,已成了汾河两岸实打实的现实。
汾河静静地流经县城西侧,像一个娴静的少妇,像一个甜美的村姑,像一个富有朝气的青年……作为汾河儿女,这条河令人永远热爱。站在河畔,远远望去,那烟波浩渺的河流,像乳汁,像血液,滋养着汾河两岸的每一个生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秋天的汾河畔,一个并不遥远的倩影,正向你,也向我,还有他翩翩走来。(张天柱)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