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展示 >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探大河文明 一条路一道景 黄河北岸垣曲“旅游+”融合发展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探大河文明 一条路一道景 黄河北岸垣曲“旅游+”融合发展

发布日期:2024-12-27 10:35 文章来源:山西青年报


  运城垣曲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帝舜故里、成汤之都。原古城镇寨里村“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将人类可考史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垣曲的旅游景点丰富多样,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历史文化遗址,这些景点让广大游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尤其是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垣曲段的建成,将历山、古城国家湿地公园、黄河三峡、东寨码头等景区景点串联为一体,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撑。同时,当地不断立足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促进“旅游+”融合发展。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走进位于黄河北岸的垣曲,解锁黄河美景,在“绿色走廊”里亲近自然。


  串联“山水画廊”助推交旅融合


  从垣曲县城出发,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无恨至东寨码头段行驶到黄河岸畔,道路蜿蜒盘旋,串联起一路风景,描绘出交旅融合的唯美画卷。


  途经无恨村,一些自驾游的游客总会被村名吸引,进村一探名字的由来,也想听听这个村庄的古老故事。


  无恨村原叫“无根村”。古时,村里卫晋、卫豫兄弟为争抢赡养生病的老父,闹上了公堂。县太爷命人捆住老父,让兄弟俩拔河,兄弟俩不忍,情愿受罚。县太爷被卫家兄弟的孝心感动,便把村名改成了“无恨”。


  走进村中,首先看到的是颇具沧桑感的卫氏宗祠,据说是清乾隆年间为表彰一代廉吏卫哲治所建。距离卫氏宗祠不远处,便是黛眉娘娘庙。黛眉娘娘本名“范小娥”,相传是商朝汤王的爱妃。无恨村是她的娘家,黄河对岸的黛眉山也建有一座黛眉娘娘庙,那边是她的婆家。据说,每年无恨村的村民都会划船接她回娘家看戏、赶庙会。庙会已延续了数百年,如今,被列为运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垣曲的东寨码头也能邂逅蓝天碧水。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一路穿越垣曲县英言镇的山水画卷,可以直抵如梦似幻的东寨码头,这里有胜似江南的美景。


  东寨码头位于垣曲县古城镇原东寨村,紧邻黄河小浪底库区主河道,是古城码头、湿地公园等地船舶进入黄河主河道的必经之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业、运输业、特色种植业的发展。走上观景台,黄河美景尽收眼底,黄河水在日光照耀下闪烁着光芒,不禁让游客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无恨至东寨码头是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与垣曲县的连接线,生动诠释了“一条路、一片‘海’、一道景、一生情”的壮美景观,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间的双向转化通道,成为一条保护自然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助推垣曲县农旅经济发展的 “山水画廊”“黄金走廊”,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生态+旅游+产业+运输”的全方位融合发展。


  罕见大河风光 漂流戏水绝佳


  如果游客觉得东寨码头的黄河美景太温柔,可以到位于垣曲县东南部的黄河小浪底库区垣曲库区的黄河三峡景区,领略黄河的雄伟壮观和峡谷的险峻美丽。


  黄河三峡是黄河流域最长的峡谷之一,以峡谷景观和黄河文化为主要特色,既有南国山水的柔媚与婉约,又不失北方山水的雄健与阳刚:孤山峡鬼斧神工、群峰竞秀;龙凤峡九曲十折、峡深谷幽;八里峡峭壁如削、雄伟壮观,堪称“华北第一高峡平湖,华夏罕见大河风光”。游客可以乘坐游船游览三峡,欣赏两岸的奇峰异石和清澈的河水,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此外,峡谷中还有多种景观。骆驼峰是一处以山峰景观为主的景点,山峰形状酷似骆驼;大峡谷是黄河三峡内最长的峡谷,峡谷内有众多岛屿和沙滩,是游客进行漂流、探险等户外活动的好地方;古栈道是黄河三峡内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栈道之一,全长约20公里,沿途风光秀丽,历史遗迹众多。


  垣曲县境内还有很多溜娃亲水的好去处,毛家湾清泉漂流、历山猕猴源等地成了每年夏季亲子戏水避暑的好地方。清泉漂流位于毛家湾镇清泉村境内,漂流主河道位于板涧河上游,属天然河道,漂程4公里,漂时2小时。在这青山绿水间漂流,可以感受夏日清凉,放松心情。


  历山猕猴源位于垣曲县西哄哄村和晋城市阳城县东哄哄村交界处,是历山珍奇动植物科考基地,景区内奇山、秀水、密林、峡谷,地势峻险,环境优美。这里常年聚集着千余只野生中条猕猴,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野生猕猴驯养基地。当游客行至猕猴驯养区,成群的猕猴自山崖跳跃而下,和游客嬉戏于山水之间,会让人忘却都市的喧嚣繁杂,沉醉于大自然的纯粹之中。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为垣曲县全域旅游建设助了一把力,将持续引导大众来垣曲自驾游、亲子游、深度游。


  探溶洞访古寺 一路畅玩不停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实现了“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把沿线的景区景点串联成线,让游客一路畅玩不停,实现了“快旅慢游深体验”,为推动当地文旅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历山猕猴源出来,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可到达垣曲西王茅溶洞。它位于半山悬崖上,初步探明洞长10余千米,为一座喀斯特石灰岩溶洞。踏着石阶,绕着小径,进入洞中,犹如迷宫一般,有的岩红若烛、有的岩白如玉、有的如珍禽猛兽、有的若人迹行踪。再看洞壁上由大自然造化出来的各种图案,有冰山上的来客“雪莲花”、有白玉林立的“擎天石柱”、有民间传说“八仙过海”,精彩纷呈、形神兼备,令游客恍若进入仙境。洞中还有数十泓泉水,甜而不涩,为天然优质泉水,有药用价值。据传,古代药王行医至此,常取水煎药,所以洞中的泉水又称为“药王泉”。


  此外,垣曲还有长涧泰山庙、宋村永兴寺、埝堆玉皇庙等人文景观。其中,宋村永兴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不详,明、清、民国时期曾多次修葺。现存正殿为金代建筑,东耳房、永兴砖塔为清代建筑。正殿主体结构比较完整,建筑形制极具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埝堆玉皇庙位于皋落乡埝堆村,创建年代不详,现存的戏台与正殿为元代遗构。该庙原有正殿、戏台、东西耳殿、东西厢房和掖门。抗日战争期间,东西耳殿和东西厢房被烧毁,掖门坍塌,仅存戏台与正殿。埝堆玉皇庙是山西南部地区现存早期木构建筑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为研究山西南部地区早期建筑发展及宗教信仰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垣曲最好的资源是生态,最好的出路在旅游。近年来,该县立足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坚持文旅融合,以创建黄河金三角文旅康养示范基地为抓手,实施“12345”文旅康养工程。同时,借助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持续推进“全景垣曲、全域旅游”战略,努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字:田  璐

编辑:黄  敏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关于我们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