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支社龙爪槐与薛仁贵征东

新绛支社龙爪槐与薛仁贵征东

发布日期:2025-06-30 10:22 5414人浏览 文章来源:运城日报

 


  在新绛县最南端的峨嵋岭上,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名曰支社村。此村原名叫李家庄,东西临沟,南与闻喜接壤,西与稷山隔沟相望。唐安史之乱中,有一浙江支姓人氏逃难来此定居,后支姓后辈日渐增众,遂改名为支社庄(即今支社村)。在村北部的不远处,有一棵唐代的龙爪槐,相传为当年薛仁贵征东时所植。


  话说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藩属国高句丽王朝权臣渊盖苏文发动政变,弑君杀臣等百余人,专擅国政,对唐“不奉正朔”,并大举进攻唐属国新罗。唐太宗李世民听闻后十分震怒,发动了史上规模空前的征讨高句丽之战。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七月,李世民命令水陆并进,以唐将李勣为辽东道、张亮为平壤道兼行军大总管,统率战舰500艘、士兵4万、步骑6万,自山东莱州泛海趋平壤。


  次年二月,唐太宗御驾亲征,自洛阳率军前往辽东。此时,李勣已率军渡过辽河抵达辽阳北部,李道宗也率部到达辽东城外。唐太宗在穿越200多里的泥淖地带时,因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又遭遇高句丽军围追堵截,前后夹击,被困于辽东越虎附近(今辽宁海城市)不能自拔。


  时任右武候大将军的尉迟恭奉旨急赴薛家军宿营地绛州府薛店(今新绛县支社村南)调薛仁贵前去救驾。途中,尉迟恭看薛仁贵义薄云天,有凛然正气,便收薛为义子。二人在路过支社地界时,共植了一棵龙爪槐,以昭示“父子”之情。


  随后,薛仁贵率领薛家军与尉迟恭星夜兼程,扬鞭策马,很快便与几路唐军会合。唐军几路进发,势如破竹,打败了高句丽军,救出唐太宗李世民。薛仁贵率领将士们乘胜追击,奋力厮杀,大破辽东城门。此时,高句丽军已无力抵抗强大的唐军攻势,纷纷投降,辽东城终被唐军攻下。


  唐高宗元年(公元668年),唐军攻克平壤,高句丽灭亡,至此征讨高句丽战役以唐军完胜而告终。唐军班师回朝后,薛仁贵因战功卓著,被封为平阳郡公和右威卫大将军。尉迟恭忠心护驾,被封为鄂国公,还被民间尊为祈福求安的门神,与秦琼一道守护华夏百姓的安康。


  支社村这棵龙爪槐凭借薛仁贵和尉迟恭之名而名声大噪,大树也有了“将帅”之霸气,周边百姓也视其为护佑家园、祈求平安的“守护神”,每逢一、五便纷纷前来祭拜。


  现今,支社村这棵龙爪槐经过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全力保护,越发显得“雄壮威武”,枝繁叶茂。林业部门也将此树确定为一级古树名木进行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护,为古树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为当地文旅发展增添新业态。


  有诗云:“唐王困越虎,右将急当差。绛州调薛礼,父子同灌埋。荏苒千百载,沧桑支氏槐。遒根深百尺,郁冠广张开。龙卧趾爪隐,凤栖羽毛哀。只听雪雨落,不望烟云台。”




文字:张秋明

编辑:黄   敏

审核:马   燕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