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米淇,爱上晋城

爱上米淇,爱上晋城

发布日期:2019-11-04 10:18 28768人浏览 文章来源:晋城在线



1.jpg


      

        米淇是晋城人最喜欢的一种家常饭,主要原料是小米,下米要把握好时机,冷水下米涎汤寡水,容易失去固有的米香,开水下米难以保持黄金一样的本色;米多了,米淇太稠,酱一样,不好吃,米少了,米淇又太稀,连味道都不正了。米淇的稀稠一定要把握一个“融”字。


        下米的时候,同时要放上一把豆子,白豆就行,大白豆更好,绿皮茶豆则为上品。水开了才可以放菜。土豆、南瓜切成块,白萝卜切成条,红萝卜切成丝,豆荚折成段儿。干金针早点放,鲜金针等端锅时与红萝卜丝一起放。熬米的时候先适当放些姜末,放适量盐,熬着熬着,远远就会闻到米香、菜香。等米熬出香味,开始擀面。三合面最好,白面、豆面、高粱面三样,口感好,味道香。母亲常常说:“擀薄切细,掌锅有利。”等米汤熬融时下面,面滚三滚。


        端锅时放红萝卜丝或菠菜叶,再放芫荽,调味也调色。端下锅后,将铁勺放在火上倒点油,烘几颗花椒。如果能再烘点姜、蒜、葱花,那是最好不过了。等勺子里的调料烘出香味时,趁油的热度高,把备好的醋倒在勺子里,然后将勺子放到米淇锅里,只听“出溜”一声响,立刻盖上锅盖,这叫醋溜米淇。做好的米淇香味淳厚,色泽奔放。


        放醋的米淇醋溜米淇,放酸菜的米淇叫酸菜米淇,放大豆的叫茶豆米淇,将米炒了的叫炒米羹米淇,味道都是不一样的。醋溜米淇吃起来总有一股浓浓的化不开的乡土味,酸菜米淇让人深深感觉到岁月的苍凉,炒米羹米淇是初一、十五一种最普通的献供,吃起来尤其香。


全部评论0

             山西文化旅游网创办于2019年,是山西日报良友文摘报社媒体产业链(报纸、网站、新媒体)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山西省首家综合性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山西文化旅游网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围绕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整合政策、市场、景区、游客等关键节点,深入解读山西11市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区,全面快速权威发布旅游、文化、政策、市场主体等方面的信息,全新展现山西文化旅游魅力,全方位彰显山西文化旅游新形象,把山西优秀历史文化和优质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经过深耕多年,山西文化旅游网不仅成为我省文化旅游行业的主流媒体平台,更成为全国各地网民了解山西、探寻山西的根据地和活地图。

    • 监督电话:
      0351-4282766
    • 业务合作:
      18135385757
    • 联系邮箱:
      240086217@qq.com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