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与中秋重叠的假期里,朔州老城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上演着“家国同庆、阖家团圆”的故事。
朔州老城的仿古旗帜在树影间摇曳,上面的驼队图案仿佛让人能听见古时商队的驼铃声。街道两旁的国槐与侧柏将天空滤成碎金,每一根灯杆上都并排挂着国旗与节日装饰,风一吹,红色便在绿意里漾开,充满了节日的喜庆。
在崇福寺朱红的山门前,檐角的琉璃瓦在秋日阳光下泛着暖光,与旗杆上猎猎作响的五星红旗交相辉映。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唐代古刹在双节期间成了朔州最热闹的地标之一。门口的石狮子被游客摸得发亮,它们守着这座城,也守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节日记忆。
10月6日,中秋节下午,迈进寺门,大雄宝殿前的香炉青烟袅袅,几位老人正虔诚地上香祈愿。不远处,几个孩子举着迷你国旗在红墙下高兴地跑着,笑声惊飞了檐角的麻雀,也惊落了几片槐叶。
寺内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维持秩序,讲解员刘宇边擦额角的汗边说:“这几天游客特别多,既有来参观辽金建筑的,也有来祈福团圆的。我们还准备了几个小游戏,让游客在逛寺的时候,也能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
大雄宝殿的斗拱在阳光的照耀下,投下古朴的阴影,与墙上悬挂的国旗形成奇妙的时空对话——千年古建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也承载着人们对当下团圆、对祖国昌盛的共同祈愿。
一出寺门就能听见大秧歌的锣鼓声,男女老少围在一起欣赏着这孕育于朔州大地的戏曲文化。小贩的吆喝声也顺着风传来:“月饼!混糖饼!刚出炉的蛋皮月饼!”胡麻油的香气勾得人直咽口水。
古刹的钟声、街巷的笑闹声、国旗的猎猎声、供月的祈愿声,在朔州的秋夜里交融。从崇福寺的红墙到老百姓的灶台,从百年古建的斗拱到夜空里的烟花,朔州百姓用自己的方式,将“家国同庆”写进了日子里。这是朔州的故事,也是中国的故事,无数个平凡家庭,正把个人团圆与国家昌盛,过成同一段滚烫的时光。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