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晋中市委召开平遥古城保护专题会议,深入落实市级人居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常态化工作机制,围绕传统民居修缮、管理体制优化、民生服务提升等重点任务研究部署。晋中市委书记常书铭在会上强调,要以“保护为基、民生为本”,推动古城保护与百姓生活改善同频共振,全力打造人居型世遗保护样本。
会议现场,平遥县首先汇报了近期古城传统民居、历史建筑保护修缮进展及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情况。常书铭对照台账任务逐一检点,针对当前古城保护的核心堵点精准施策:在管理体制上,明确构建以属地街道为主的保护管理体系,实现“一个机构管理、一套人马办公、一支队伍执法”,同时配套壮大文物保护专业人才队伍,让古城保护有“专人管、专业护”;在产权难题上,提出创新体制机制,依法破解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中的产权复杂问题,推动“产权清晰、权责利对等”,为民居修缮扫清障碍。
资金与精细化保护是古城存续的关键。会议明确要建立稳定资金保障机制,加快古城保护基金落地,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为传统民居修缮注入“活水”。此外,将全面开展古城内民居摸排,建立“一户一档”台账,为每一处老建筑量身定制修缮方案,让千年古城的砖瓦木石都得到“精准呵护”。
这些部署正实实在在改变着古城居民的生活,家住平遥古城北大街的刘巧珍阿姨对此深有感触。“上个月,古城保护工作人员上门摸排,不仅帮着协调了3户产权人,还带来了民居修缮的专业建议,如今专项修缮资金已申请下来,工人正在对屋顶、门窗进行保护性修复。等修好了,我打算把西厢房收拾成特色客房,既能守着老宅子,还能多份收入,日子更有盼头了!”刘阿姨说。
民生需求始终是古城保护的出发点。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基础设施提升与公共服务优化同步推进。同时,探索多元化人居环境改善路径,完善社区服务、医疗配套等公共服务,让古城不仅留存“历史味”,更充满“生活气”。
排版:黄 敏
初审:黄 敏
复审:马 燕
终审:闫俊峰
版权所有©山西文化旅游网 ICP : 晋ICP备2021017959号 员工查询
全部评论0